-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_2800字
(2019-10-19 08:51:42) 读后感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800字
用拆书法读完此书,分享一下心得。
企业发展要顺其自然
R:俞敏洪在序中说“新东方从过去走到现在,一直是顺其自然发展而已,我从来没有设计过她的未来,更加没有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
I:俞先生这样说,我相信他并不是没有对企业的规划,想法他应该对企业的未来很清晰,他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企业发展要顺其自然,即便是引领性的创新,也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的。
A:做企业的战略规划不能为了规划而规划,要紧扣目标,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做不了雄鹰,我们可以做一只蜗牛
R: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登上金字塔尖,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登上塔尖;而蜗牛不一样,他没有雄鹰先天优良的基因,他只能一点一点的爬,可能要爬一辈子,但是只要它坚持爬到塔顶,它达到的高度就和雄鹰是一样的。
I:就好像我一样,一直觉得自己算不上天资聪慧,所以我必须必别人更努力,也必须要更有毅力。
A:能否做一只雄鹰,也许你一出生就决定了。出生平民之家,天资平平的我们做不了雄鹰,但可以选择做一只蜗牛,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能够达到雄鹰的高度。
学习不要带着功利心
R:学习就好像投资一样,我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能否有对等的回报?如果没有回报,我岂不是亏本了。为了说明学习不能太有功利心,作者还有一段精彩论述: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无数光阴,哪怕他们天天“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编制“任务列表”。而与之相反,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收货,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哪怕他们可能显得漫无目的。
I:学习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但是现在的人们往往做不到。就是现在的人太现实,讲眼前利益。一面是中国浩浩荡荡的考证潮,拿着书啃,啃出了满嘴仇恨,最终吐出来一个盖着钢戳本本;一面是中国人平均每年4.58本,这个数字犹太人是64 本,俄罗斯是55本,法国是11本,新加坡是8.3本,日本是18本。这一切都反映现在的中国人太功利,一个短视的民族,怎能有巨大的创造力?他们宁可copy,宁可剽窃,再不行就拿钱买,在他们眼里花大量的功夫搞无法预测未来的原始创新是愚蠢的。
A:给自己订立学习目标固然重要,但是要记住,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自己还是要坚持阅读的好习惯,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地开阔。
猴子爬到树上,会被其他猴子看见红屁股
R:钱钟书先生有个有趣的描述“猴子要爬到树上,我们才能看见他的红屁股”。因此,上司的缺点是很容易暴露的。因为,领导的工作是显性的,所有员工都看得到,而很多职员之间并不清楚其他科员在干什么,因此,下属们更容易“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点。
I: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副职,很有能力,但其一担任正职,我们确发现他的能力好像都大不到。这个不是说这个人的能力倒退,二是因为大家对他的期待高了,一点的小错,都觉得他的管理水平的问题。
A:要奉劝身居高位的朋友,要有意识,尽量做好每一件事,否则你的一点错误都会被放大。
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逃避
R:经常有学生向作者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其实真正的兴趣在某某专业。作者的观点是:其实99%的情况并非如此,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I:这种事生活中见的多了,细想想确实大多数都是由于自己达不到一定的要求,而对自己是否适合做某事产生怀疑、质疑、甚至逃避。
A:自己也时常在想,自己是否适合做现在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自己感觉很多地方自己力不从心。按照作者的观点,这确实一种逃避,既然选择不了,只能去欣然接受,并且要把它干好。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也吃过蜘蛛
R: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
I:一个人成功,外人只能看到的他的风光,而看不到他为了成功而走过的弯路、吃过的苦头。
A:站在成功人士的角度想想,肯定觉得知音难求,高处不胜寒,所以成功者注定的孤独的;站在咱们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想想,我们要多看到一些正面的东西,哪怕是备受争议的娱乐明星,自然也有她一夜爆红的道理,她鲜为人知的努力是值得学习和肯定的,我们不要把更多的精力用着调侃和八卦,这样你不光是消费着别人,更重要的是消磨着你的时间,消耗着你的生命。
传统无法用正常的逻辑理解
R:有个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笼子里面关了五只猴子,笼子上面吊着一个香蕉,只要有猴子跳起来拿香蕉,就把开水倒下去。五只猴子经过几次尝试,都吃了开水的苦头,于是他们知道这个香蕉不能碰,一碰就会被开水烫。然后,实验人员换走一只猴子,换来了一只新猴子,当这个新猴子想跳起来拿香蕉时,其余四只猴子集体阻止他,甚至不让他执迷不悟,暴揍了他一顿,于是这个新猴子不敢再拿香蕉了。然后实验人员又换走了一只猴子,新进来猴子跳起来拿香蕉,又遭到一顿暴打,下手最重的就是上一个新来的猴子,其他三个猴子或许是出于关心,而这只猴子则纯粹是出于报复了。于是,实验人员逐个更换新的猴子加入,直到老的五只猴子被换完,然后五只新的猴子全都不知道开水的存在,而只知道谁跳起来拿香蕉就会被暴揍,从而,也没有了关心的存在,而都成了报复。
I:书中说,这个例子被用来阐述传统的形成,尤其是坏传统的形成。
A:若上述例子全部能够说明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开始迷信的生辰八字、老黄历,或许就能找到依据了。原来,传统是不能用今人的逻辑去推断的,我们会陷入另一种“历史局限性”,追本溯源,传统的本质或许存在着一种已经遗失而无从探究的逻辑。
为什么说成功学不靠谱
R:书中用比较大的篇幅阐述了成功学不靠谱,我总结了成功学的三宗罪:
一宗罪:概念狭隘。成功学中的“成功”就是高人一等,就是地位高,就是有钱,就是有权利。
二宗罪:以偏概全。比如乔布斯退学,成功学就标榜天赋的重要性,宣扬读书无用论,而误人子弟。
三宗罪:单项成立。比如成功学宣扬一个东西,会无限地夸大他的功能,比如态度决定一切,好像态度对了,一切问题就搞定了。
I:作者对于成功学的批判比较感性,但也不无道理。
A:不要相信太多的成功学,一个人成功是多个方面的因素。
时间上的马太效应
R:越是低收入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钟都可以忽略不计。确实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而他正忙着使他的每一秒变得更有价值。马太福音里说,“他有的,就再给他,让他多余;他没有的,就连同他所有的,一并夺走。”
I: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每个人对待时间确实不是公平的,善待时间的人知道他的珍贵,于是时间也特别眷顾他,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忽视时间的人,时间也不把他当回事,在呼呼大睡和浑浑噩噩中,他的人生不知不觉已到尽头。
A:凡是以自己忙而没有学习或者去做其他提升的借口都是无力的,关键是你对时间是真情真意,还是虚情假意,无论哪一种,时间都会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