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锋》读后感_900字
(2019-09-27 14:27:56)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900字
看这本书的时候你总会不由自主想到《月亮与六便士》,有人说艾略特过分追求社交,整日活在活在推杯换盏中临死之际却只有毛姆陪在身边,不禁让人唏嘘生前的繁荣与死后的悲凉;有人说伊莎贝尔太过虚荣,追求锦衣玉食,最后导致与拉里渐行渐远;有人说苏珊是个高级妓女,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不做什么,最后才能以他人为垫脚石将自己送上了更高的层次;有人说苏菲落得这样的下场不过是她自甘堕落的后果,即使拉里想拉一把活在苦海中的她,可人若不自救到头来也只是枉然。
然而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罢了,没有高低之下,亦没有对错之分。
艾略特的月亮是社交,是他人的赞赏与认同,是周旋于人际圈中游刃有余带来的满足感,即使宴会是他的氧气,未受到邀约是他的奇耻大辱,即使大家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他仍旧以自己为荣,以家族为荣。
伊莎贝尔的月亮是稳定富足的生活,是去不完的宴会与穿不完的华服,是对生活和所爱的人的掌控,作者问:“你是不是深爱着拉里?”“你真是猪头啊,我这辈子从没爱过别人。”喜欢的人如果与追求的生活不一致该如何选择,伊莎贝尔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毕竟她要是真的跟拉里结婚以后一定很痛苦,甚至生活的磨难会让他们相互厌弃,最后仍旧是一拍两散。
谁能说他们错了呢,大多数人其实不也追求这样的生活吗,与他们相比拉里的追求才显得不可靠吧。
你希望找到什么呢?——心中问题的答案。
可是心中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实说我看了书前面大半部分的时候依旧是云里雾里的,是帕西之死引发了他对人生的疑惑还是水到渠成的顿悟才让他变得如此“不务正业”我很是茫然。后面毛姆与拉里的谈话解释了拉里的行动初衷,去过世界各地找寻答案的拉里终于决定回到美国,在俗世里生活,享受世上万物,探索其中的神性。
拉里花费了多年时间放在了一个若有若无,一个早已摆放在那里却没有人够得着的答案。
如此虚无缥缈的人生追求即使放到今日,你身边的人也会想一巴掌拍醒你,告诉你清醒一点,活在当下不好吗?可是如果没有试过寻找,这个问题怕是会追随一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