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_1000字
(2019-11-03 16:44:03) 读后感 -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1000字
看《悟空传》的时候,一直以为十多年前看过,可是读着却只觉得对西游的解读有相似之处,故事情节竟无丝毫熟悉感,而最清楚的记忆还是自己的一句书评:玉皇大帝依靠权利控制他人,如来如何不在努力掌控众生?只是他依靠的是思想,其实,这更可怕!当释迦牟尼变成如来的时候,他就不再是菩提树下那个苦思冥想的释迦牟尼了!十多年前正是青涩年华,刚生出些“叛逆”之心,我想如果当时读这本《悟空传》应该会生出若合一契之感,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为自由而战,死而无悔!可是,今日读之,已然是平和的心境,我更愿意抱着宽容的态度,积极地期望未来。
孙悟空在他的时空里是少数的存在,总显得势单力薄,显得另类,而当这个世界有着更多的孙悟空要求平等,要求话语权,要随心随性而行……,神仙们便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姿态,去尽量尊重包容这些孙悟空……当然,秩序从远古至今都存在着,秩序存在演化,从人类诞生之初的高自由高风险到今天秩序社会的低自由低风险,虽然无法断定到底我们失去了更多还是收获了更多(虽然说活着才有希望,可是没有灵魂的生命是否值得去追求呢?),但我们看得到,相对其他物种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多了很多的保障。我们都不会否认,人性并不全是真善美,若秩序全无,每个人都随心所欲,人性的暗黑宇宙也必然会爆发。
秩序和个体不该完全对立,秩序的存在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个体追求个性。秩序和个体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
人性的暗黑是到达理想的最大阻隔。秩序的存在并不会完全压制人性的暗黑——即使是合理的秩序,反倒是不少人性的暗黑利用明性隐性的秩序去满足自己。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多数的秩序世界,总有人在秩序的不同阶层享受不同的自由。为了维持和追求自己所谓的自由,都不惜牺牲他人,甚至毫不相干的人!
秩序总会有不合理,所以会有也需要孙悟空这样的人,或者说孙悟空精神来发现来反抗那些不合理的秩序。但是,当孙悟空只剩下魔性捣破苍穹的时候,何尝不是失了灵魂?很庆幸,也总有人在努力思索着创造一个秩序和灵魂可以并存的世界,比如金蝉子,他告诉我们世界比我们知道的要更加宽广。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意义都是人活出来的。同样,我们可以先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给自己出去的理由。毕竟,我们不可能感兴趣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