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3 03:48:04) 读后感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后感1200字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第一部分 书中内容归纳
天才不是天生的,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尤其在第8章中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列举了各种传奇的天才故事,探索了每个天才背后的刻意练习之路。高智力在刚开始接触某项技能时,占有优势;而随着练习的进行,刻意练习的长久性表现了绝对优势。所以,刻意练习不是发掘
潜力的过程,而是发展潜力、创造潜力的有效方式。让读者摒弃“这个,只有天才才能做,而我不行”的错误思想。
天才与普通人物的区别,在于前者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强调心理表征的重要性。比如,说到“狗”,有的人想到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兽医想到狗狗生过的各种病,摄影师想到给狗拍照时的各种技巧。高质量、高数量的练习创建的心理表征有利于找出规律、做出决策,处理更复杂的情境。比如打羽毛球,当你看到对手挥拍姿势,就能下意识地判断球的方向与走势,提前移动到位,做好击球准备。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表征,就需要有意识地判断击球,反应慢,效果差。所以,练习→心理表征→下意识反应→效果好。
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刻意练习并不复杂,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找到行业优秀导师,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强化动机,坚持练习,自我总结和完善。书中强调了优秀导师的重要性,导师有高效的练习方法,给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制定挑战性的任务,使练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有目的的刻意练习。而自身方面需要勤奋好学,不断挑战舒适区,不断反馈更新心理表征。
开始刻意练习需杜绝三种错误思想:
第一种,我现在做这个不行,以后也就不行。
第二种,我做的越多,效果越好。
第三种,只要努力,不需要专门的方法,我按自己的简单操作练习,就一定能比别人好。
这三种观念真的是深入人心啊!每一种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别人的言语中。
正确的是:每天练习,用专业的方法,找个优秀的人交流,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第二部分 自我感受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强身健体;脑部运动,活思益智。人们常会说,年龄大了,好多东西记不住了。从我自身经历来讲,我记不住的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关紧要,我没有去记;二是我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记住,同样的,没有去记。总结为我没有记住因为我都没有去记。久而久之,大脑就像身体一样,有了惰性,不愿思考;变得笨拙,不善运动。但大脑的惰性又不如身体效果那么明显,所以容易被忽略。
让有惰性的大脑走出舒适区的有效办法是,学会集中注意力。看完本书,我关注了一下如何集中注意力。现在关于时间管理的APP很多,我选择了几个,比如ihour,学霸等,觉得比较适合自己的是番茄工作法,25+5,每集中精力工作25min,休息5min。在这25分钟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有任何事情,先记录在本子上,一会再去做。试用了一星期了,效率还可以的。
看完本书,没有记住多少,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人人都可以是天才。这让我坚定,通过刻意练习,去发现全新的自己,探索全新的世界。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