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纱》读后感_1400字
(2019-09-14 05:37:26) 读后感 -
《面纱》读后感1400字
结束达尼的《穿睡衣的作家》后的一两天里,并没有打算开始阅读新的书籍,我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来细细回味一下上一本书给我带来的新的想法和情感。可是就在我写下关于《穿睡衣的作家》的最后一个想法时,我抬头望了望书架,发现大三上学期买的《面纱》还没开封,它静静地立在《使女的故事》旁边,好似一名优雅而懂事的女子,欢迎你随时阅读。
我开始很难对它视而不见,每每视线扫过那排书架,总是很想将它抽出来。那天晚上洗完澡,我坐在书桌前发呆,突然意识到我不得不去阅读它,忍不住想要一窥究竟的好奇心,我将它抽出来,把《穿睡衣的作家》放到了它原来的位置,撕开塑封,一阵印刷的墨香涌了过来,捧着新书真好。书偏薄,我想我一个晚上就能读完它。
毛姆的自序中,讲述了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是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部分的诗句。我涉猎的诗篇很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辛波斯卡,接着就是黑塞。在这就不多说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了,我想说的是诗句真是个美妙的东西,它启发了无数个作者,衍生了无数个故事,深入无数个作家的内心,以至于他们在做梦时都能梦呓出一整首诗。
作为我阅读毛姆的第一本小说,不敢说是最适合开头的一本,确实让我知道了阅读毛姆的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体验。阅读前我是完全不知道它的内容,甚至连梗概都没看,翻开才惊喜地发现时以一战时的香港为背景,沃尔特与基蒂一同前往香港居住,沃尔特是细菌学家,也是一个医生,社会地位与基蒂的期望相差甚远,却又不得不承认她年纪大了,匆匆忙忙地结婚,逃离让她难受的英国本家,迷上了英俊的殖民大臣助理查尔斯,基蒂掉进了爱情的陷阱,以为瞒得住聪明而冷漠的沃尔特,却没想到沃尔特早就知道了他们的苟且之事,为了惩罚愚蠢的妻子,他们前往了当时中国的霍乱之地湄潭府。
基蒂从小就被母亲培养成符合当时审美标准的待嫁姑娘——美丽妩媚、擅长周旋于男子间、对马术、高尔夫、戏剧等娱乐特别感兴趣却又对它们一无所知,对于爱情她永远保留着极度浪漫的幻想,她会为爱情疯狂,没了爱情等于没了灵魂,爱情是她的一切。后来从湄潭府回到香港,她以为她在那经历的可怕黑暗的一切已经使她改变,变成一个可以独立思考,坚定而能判明是非的女人。可笑的是她仍然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轻浮、肤浅的女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女人,让毛姆所描写的,高尚、纯洁、善良、聪明的沃尔特着迷,以至于他说出这么一句话:“我瞧不起我自己。”,这句话是在去到湄潭府后,两个人鲜少的谈话中的一次,就算基蒂知道了沃尔特到底有多好,她都不会爱上他,沃尔特知道,而且他知道他们没有未来,就如瓦丁顿所说,他死于心碎,而不是霍乱。两个人都很愚蠢,只是他们都在自欺欺人。
沃尔特与基蒂的爱情悲剧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也许就发生在身边,也许就被许多人当做内心深藏的秘密掩埋起来,而毛姆就像是一位拥有一栋古老别墅的老朋友,在下雪的冬天,他邀请你和其他四位共同好友一同前往别墅去度假,吃过晚饭后大家坐在离烧着火的壁炉不远的沙发上,望着坐在单人沙发座椅上带着礼貌的笑容的毛姆,他从容地跟大家聊天,将话题带到了他身边的另一些朋友身上,当然是你们都不认识的朋友,他用带着英国口音的英语给你们讲着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你会为主人公们打抱不平,也会讨厌主人公们的愚蠢,急切时会想要获得毛姆的认同,但他却会用平静的语调继续述说,还时不时停下来沉思。这就是我初次读毛姆的体验。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