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800字
(2019-09-10 14:02:37) 读后感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800字
去年在北京时就断断续续读过这本书,是从茅盾文学奖作品中随便筛了一本看的,可能故事并不吸引我,边看边丢,竟然拖了这么久才于最近又想起它来,终于静下心一口气读完了,怕自己再次忘记。
这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故事,杨百顺跨越几十年的人生百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经历,集于一人之身就显得跌宕坎坷、千滋百味,想起了那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问百老师得知此句出自宋人方岳诗,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书看完了,回味书名,大约讲的是:说着了,就一句顶一万句;说不着,一万句顶不了一句。从杨百顺的杨摩西到吴摩西到罗长礼,每次更名可能都是希望与过去告别重新开始吧,做豆腐、杀猪、染布、破竹子、挑水、种菜、蒸馍、卖馍,堂堂大男人被生活所迫,直到把养女巧玲丢了,终究没有在故土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会获茅盾文学奖,刚开始看着那么多人物、那么复杂的关系、那么平淡无奇的故事,没能领悟其深意。越读越发现自己错了。作者全文分了两个部分:“出延津记”“回延津记”-----杨百顺从少年到中年,离开延津外出打拼;养女巧玲被拐到外地,弥留之际想回到小时候记忆里的故乡延津。百顺老杨把老马当朋友,老马却与他说不着;百顺和父亲、兄弟、妻子都说不着,却和巧玲说得着;牛爱国和庞丽娜说不着,庞却和摄影小蒋说得着,之后又和姐夫说得着;牛爱国和章楚红说得着,章却和老公李昆说不着;曹青娥(巧玲)和三儿一女说不着,与孙女百慧说得着;老詹终其一生只有八个信徒,第九个始终没有发展成;染坊老板只爱猴子不和人说话......
作者行文的中心意思大概就是找一个说得着的人,过一个像样的人生。人生不单单是为了活着,找个说得着的人很重要。悲哀的是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活一辈子也遇不上一个说得着的人。故事结尾,牛爱国的一句:“不,得找。”找什么?我大概是明白的......
此书值得推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