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1 22:41:51) 读后感 -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0字
每次看完书写读后感都要好久。耗着耗着就把想写的都忘了,还一直惦记。可有时写这种东西又急不得,就拖拖拖。。
《信》主要讲杀人犯的亲人遭受世人白眼替他们赎罪的故事,与《信》相对应,这本书主要讲受害者的亲人,即“遗族”,在所爱之人被伤害之后痛苦的挣扎的故事。所以说,不论是伤害还是被伤害痛苦的不只是自己,更有我们的亲人。我们在尽量保证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谈论到死刑该不该废除这件事,其实,我法学的毕业论文就是讨论的这个话题。记得当时的主题是虽然废除死刑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还是不赞同的,因为有些人真的太可恶太不思悔改,倒不如处死对社会更有益。过年时讨论起江歌案,说起刘鑫男友没被判死刑江歌母亲想要请求无罪,我想她是想请求把那人渣放出来然后手刃为江歌报仇。完全支持。这种人渣真的无丝毫悔改之意,这种说辞好像极端了点,有些感情用事。可如果法律无法维护我们的权益的时候,无罪的挚爱之人离我们而去,而犯下滔天罪行的杀人犯却好好活着的时候,哪里来的正义?
蛭川并没有把死刑视为刑罚,只认为是自己的命运而灰心地接受,既没有反省,也没有对遗族表达任何忏悔之意,只是等待执行的日子到来。
你看他们根本没有悔改,并不认为伤害了一条生命有错。
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而且,即使经过了那一站,也无法看到未来的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克服什么、走向哪里,才能够得到幸福。但如果连这种为数不多的歇脚站也被夺走,遗族到底该怎么办?废除死刑,就是这么一回事。
虽然判杀人犯死刑并不能使逝者重生,但至少可以给生者以安慰,给世界以公平。一命偿一命有时候是有道理的。
死刑很无力
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这种人背负的十字架或许很虚无,但我先生背负的十字架绝对不一样。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中原先生,你的孩子曾经被人杀害,请身为遗族的你回答我,被关进监狱,和我先生这样的生活方式,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弥补?
但有时又无法一概而论,死刑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但量刑必须十分严格。
其实,倘若每个犯下错误的杀人犯都能背上心灵的十字架,我还是支持废除死刑的。想来,东野圭吾也是这意思吧。
所以说,好的小说是能引人思考的~
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摆脱这种痛苦,但即使原地踏步或是向后看也无济于事,所以只能向前走。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