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200字

(2019-08-09 06:32:37) 读后感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200字

送给青春的挽歌

芳华里的一辈人大多生于五十年代,更亲切的说法就是跟我的父辈同龄,所以电影一出,那一幕幕场景立刻就能引起老爹老妈们的共鸣。唱的歌跳的舞喊的口号开的大会,无一不是年少时最真切的回忆。这一辈人说来也真是苦,幼年的时候赶上挨饿,少年时又赶上文革,刚一成年就前仆后继的上山下乡开荒种地,书是没什么机会读的,最普及的读物是语录,最大的奢侈不过一包上海高级奶糖,一件红色羊毛衫。能吃上一顿不限量的肉包子更是堪比豪华大餐。衣食住行基本上实行的是社会大同,连说话做人都要有统一的标准,稍微任性一点点,立刻会遭到周围人的千夫所指,想死得快一些惨一些完全用不着放飞自我那种高难度姿势,随便跟周围哪个异性说出一句“黑凤梨”,立刻就能被当做流氓批斗几百次。所以,这一辈人年轻的时候很有特色又很没特色,导致他们老了之后两极分化的非常严重。说实话,这本书故事造的可以,但是文风并不喜欢,读着读着总觉嚼蜡。脑中时常产生一种幻像,好似几个碎嘴大妈,围坐在炕头上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在那家长里短的八卦,很是无聊。电影拍得比书强多了,这是对本书唯一的评论。

再说回青春吧,不过这里的青春已经改叫芳华了,不论那时的你做过多少傻事蠢事缺心眼儿的事,过个二十年再暮然回首,还是会觉得那时真好真美真幸福,因为纯真无邪,因为元气满满,因为无知无畏,因为生命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浪费......讲真,青春虽好却从来不易,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不好过,不虐的外焦里嫩骨酥皮烂又怎么能打磨成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时代总会造出各种劫来助青年人成功飞升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年人,然后再历劫(除了有一部分没抗住,渡劫失败提前退场),剩下的终于飞升到皮糙肉厚的上神时,却离死神也不远了。法力高强不高强放一边,自己挣扎的同时,还要拼尽全力帮着儿女子孙们渡劫,正所谓生生不息,历劫不止啊!人一生的价值不过如此吧?

而今,这一辈人也纷纷由花甲奔向古稀,时间仿佛是搭上了工业化的快车一样,拼死拼活的不断加速前行,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年轻人为了生计,老年人为了延寿。父辈中一些文笔好的开始考虑写写回忆录家史什么的人生感悟,没甚墨水的也会一边撕着日历一边给小辈们讲讲那些过去的故事,喜欢听过去的那些红歌,比如珊瑚颂、希望的田野之类;追曾经万人空巷过的剧比如:渴望、辘轳女人和井之类;广场舞选的曲子也都是些改良过的革命歌曲,那跳的舞也不是广场舞了,而是满满的忠字舞回忆啊……这其实也不算是个书评,无非是今日看到老迈的父母叔伯们,越来越眷恋过去的一切时,猛然生出一丝伤感,那日渐佝偻的背影,越来越执拗的脾气,越来越泛黄的各种怀旧,无不印证着一种生命流逝的苍凉,尽管不现实,还是希望所有善良的人们能一辈子得个现世安稳,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