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体(全集)》读后感_2600字
(2019-11-06 16:31:50) 读后感
《三体(全集)》读后感2600字
有多少颗灿烂的星辰,就有多少种合理的道德
《三体》这本小说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算上用实体书看的部分,怎么也有30多个小时了。尽管也算是半个科幻迷,也得承认《三体》看起来有些费力。
很多人觉得看科幻枯燥又没用,我倒是没这种感受,在我还不知道哥白尼是谁的时候就开始看《小哥白尼》,那时候我想,宇宙有没有边界呢?如果有,那宇宙之外的宇宙有边界吗?以此列推,边界无穷无尽。如果宇宙就已经是无边无际的了,那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样子的?对于这个问题,我父母的回答是“你有那脑子不如想想学习”,反而是其他小朋友和我一样好奇,一群三年级的小豆包为此争论不休,差点因为“研究理念”不合大打出手。后来再大一点,父母的回答还是一样,高中的朋友缺问我“你脑子里有泡吧”。
科幻小说的作者和书迷们,让我想起了三年级时那个争论不休的课间。并不是枯燥而无用的,只是我们的好奇心已经死了,所以用来满足好奇的作品,就没有用了。死去的好奇心已经不需要任何灌溉。科幻小说不会阻止你幻想宇宙的边际,而是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幻想,对于我来说,科幻小说一直保护着我心中的那份好奇,如孩童般不停探索世界,对一切保持期待。
说远了,回到三体本身。不得不承认的是,以我的能力并不能完全读懂《三体》,或者说只能理解书中的解释,不能像其他书友一样发现什么技术漏洞。所以我更喜欢的是科幻的部分,写书评还是要从情节上来。
三体的故事可怕吗?其实还好,《三体》阅读起来真的是非常中国式的,它对人性的刻画,更贴近于被侵略的中国。除了章北海把太空舰队比做北洋水师之外,还有很多情节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影子。软弱仁慈、总抱有幻想、能退一步就不要硬刚,能只离开地球就不要离开太阳系……和欧美习惯把星际战争写的特别夸张恐怖不同,大刘写的更像是“回顾人类历史上的作死事件”,尽管这些人类的特性欧美人同样存在,但是他们经常会忽略这一点,因为这是被侵略过独有的敏感,从《三体》就可以看出,你别指望占到便宜的一方去反思,他们就算说了自己错了,也不会把抢走的还给你啊。
又扯远了。《三体》其实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其实一直是以“三观正”自居的。尽量做到善良,对各种人群包容度都很高,还为同性恋者发声呼吁平权,总之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但读完《三体》之后我才觉得,我并不是“三观正”,我只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放在《三体》里,我可能就是程心,不,可能还做不到程心那么勇敢、有担当、有牺牲精神……虽然我不想承认。其实程心这种人,放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很受欢迎,她至少“三观正 ”她善良、仁慈、追求和平,这正是我们从小学到的,是“绝对正确的”。但其实这一切的“正确”都是基于人类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基础之上,不巧的是,程心与人类群体,到最后都没有明白,原来生存本身就是需要抗争的。就如同“不患寡而患不均”、“认为人类和三体能够和平共处”等等,太阳系的稳定和地球的和平,把人类养成了相信爱能拯救宇宙的傻孩子。
又双扯远了,再说回程心。尽管我能理解这个孩子,也知道我上也不能做的更好。但我不行我选择不上,你不行你还上,这就不能不BB你了。她竞选执剑人的时候明明已经知道了自己不适合,但还是由于“自己不想承受群众对自己失望”而硬要上。星环公司事件,因为“自己不想要战争”而逼迫维德投降。这个因为自责都能伤心的瞎了眼的程心也许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多自私。全人类的命运和她的良心比起来一文不值,她永远只会选择让自己心安,让自己免受煎熬。连瞎眼都是,幸好自己眼瞎了,自己受到了惩罚,良心好过了一点,至于人类为她的行为付出的代价,就可以不提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和朋友的对话,他问我,如果你驾驶战斗机执行杀死恐怖组织头目的任务时,你的轰炸目标附近有个小孩子在玩耍,但如果你放弃轰炸,很有可能再也不会有机会抓住这个恐怖组织的头目,他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动恐怖袭击,你会怎么选择。
你们知道,我自诩“三观正”来着,于是我沉默了好久,说我不知道。因为我知道应该选择执行任务,但如果执行了,我就成了杀人犯,那个孩子是无罪的,我不能杀他,即使和他相比的是一个城市,但生命的价值不能用多少来衡量。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应该为被迫为了一个城市去牺牲。
朋友说:你说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你没有轰炸,因为在你犹豫的时候,那个头目已经逃跑了。一周后,一个城市因你的失败陷入地狱。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朋友,我说可是那个小孩是无辜的。
他说,我没说小孩有罪,我没说小孩该死,我就是告诉你选择的结果。他说如果你选择轰炸,结果是你被判刑、被唾骂,因为你为了执行任务杀了一个无辜民众。
他后开又安慰我,别太在意,这其实是个很著名的问题,不止你一个人为难,好多人意见不和呢。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犹豫了之后选择轰炸,但是结果和你一样,头目逃跑了。我又不死心的说,能够立刻选择轰炸的人心该多狠啊,而且凭什么人们就觉得一个孩子比一个城市重要,万一那孩子是他们家孩子呢?
当时朋友被我问住了,但现在我明白了,不是因为我对了,而是因为我们都一不小心成为了“圣母”,即使知道结果也难以在瞬间做出最优判断,这就是人性。而无论要背负骂名也好,无论要隔绝妻儿也好,都要为了全人类的未来做出最优选择的,这才是真的英雄。命运选择的英雄戴勋章,扭转命运的英雄背骂名。看到这里又有点惶恐,以后历史评价可借鉴,不可尽信。
所以,人类认定的“博爱”女孩其实只爱自己,而那些甘愿为了全人类而背负十字架、杀死自己后代的英雄,基本都进了“反人类”的名单中。这些人才是真的英雄,比起自己的良心,他们选择了保护人类文明。程心与之相比,高下立判。但不巧,如果是民主的话,轰炸的选择权一定会在“程心”这类人手中,人们会想,万一是我们家孩子在轰炸区,你或许还能放他一马。但万一那个孩子就住在被袭击的城市呢?善良谁也拯救不了。
不过也不用矫枉过正,《三体》所描述的毕竟是末日时期,在黑暗森林中有生存为先的道德,在人类社会就有善与和平的道德。道德不是一个准则,而是一个选择。在和平时期不以“适者生存”为借口去做伤害他人自私自利的事,在“极端时期”不伪善、不圣母,做好用战争谋取和平的准备。这是我能想到平衡《三体》和自我的方法。善意与血性是不冲突的,心中必须有猛虎,但不妨碍你细嗅蔷薇。
做一个,强大的、善良的、愿意为全世界背负道德枷锁的、不被道德准则所累的、能够理解细腻情感的、理性的人。
又双叒扯远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