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体(全集)》读后感_1700字
(2019-09-28 13:06:14) 读后感
《三体(全集)》读后感1700字
贡献红雀书社读书感:
1, 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喜欢?
读完这本书的普遍喜欢这本书。Qing:很喜欢,有很多仰慕的名人推荐,一开读就很快读完,一部深刻又有美得情感的科幻小学;Holly:平时不太喜欢读小说,这部书一个多星期读完,觉得作者的发散思维能力强得少见,把文革历史和外星科幻结合起来,虽然思维发散(科幻内容),但是又有很强的故事为主线;Sisy:文革的那段历史印象深刻,赞叹作者的思维想象广阔;MaggieX:是研究天体物理得公公推荐,不仅仅是科幻,结合历史,有人说它是中国近代光年史,这本书还有很多“隐喻”,需要大家找精读分享去理解。 Molly: 高中得理工科同学推荐,如果是专注于文革得书就更加会喜欢了,结合文革的历史加上很炫的科幻内容让人脑洞如此大开,还有很多惊人的反转,融合了高深的科技和对人性深刻刨析。Jing:几年前这本书大流行的时候,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想读,但是发现身边很多聪明人都读了,收到青的免费微信赠书就开始尝试读,开始读有些苦难,尤其是对三体游戏描述,很难理解,后来坚持下来过半后就很快读完,喜欢是因为有对文革的反思,对丑陋人性的批判, 故事情节后期也很紧张。
大家总评:读到文革, 想起了乌合之众,为什莫一些人在某些运动中就加人了对另外一些人的残忍的摧残,如书中提及文革对主人公家庭的惨烈迫害, 法西斯德国对犹太人,乌干达邻居之间的杀戮只因为族裔的不同;包括美国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美国白人对华工华裔的迫害等等。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有可能会避免“乌合之众”的效应。
2, 这本书作为科幻书为什么会广受欢迎?
本书获得科幻界如诺贝尔级别的大奖, 雨果奖。这本书第一部是把历史(文革历史)、现实和科幻未来结合得非常好得一本书,尤其对文革那段历史得刻画、反思及批判,并通过这本书实际上一直在刨析反思和批判人性(贪婪自私,对地球毫无顾忌得破坏)。Holly:第一位中国科幻作家写出的立足于历史、现实的幻想宇宙浩渺的题材;这本书对人类道德和责任感的唤醒,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也出现了对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包括对劣质人性的批判和反思,唤醒人类的责任。Sisy:作者成为了IDG的畅想官,因为他的畅想能力,探索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Qing:本书吸引了很多不同兴趣点的人,理工男对书里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沉醉,找到了共同语言,青在书中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好,美好的感情和浪漫(补充:第二部更突出,主人公的美好爱情)。Jean & Molly:这本书受到很多美国界名人关注,包括奥巴马,在正式英文译稿出版前,走后门拿到翻译稿阅读。MaggieX:因为当今社交媒体和平台的发达,所以帮助了这本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因为描述中国文革历史,欧美人对中国这段特殊历史也有兴趣。
3, 你相信有外星人吗?未来的世界会怎样?
大家普遍怀有开放的心态,觉得虽不能眼见,但是我们眼见的东西实际很有限,浩瀚的宇宙以亿光年的距离来计算,是很有可能的。未来的世界:悲观一些的观点是如果人类还像今天这样恣意妄为追求物质上的消费和利益,就会毁了这个地球,也最终毁灭了自己;也有认为机器人智能人因为智力和运算能力的发达成为主导,人类成为辅助者。
4, 你喜欢哪个人物?喜欢她/他的意义是什么?
Jean:不是喜欢,但是印象深刻的叶文洁,她的困难经历,让她失去了一切人性的美好,她自己最终变得冷酷和冷血;Qing:喜欢大史,有特色有缺点(有些痞气),但是实际上是最有能力,最有担当,最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Molly:喜欢第二部中的罗基,无为,有道家风范,现代人很累为了追求利益争分夺秒,但是我们慢下来,少做一些,少追求一些,未必不是为人类和地球造福的一件事。现代社会国家追求GDP, 人呢追求自我消费。
Holly& Molly:大史比较像典型中国人,有能力,但不注重礼仪和修养,只有在做出重大成就时才被人认可,如果注意一些,就更易受人接纳和欣赏。
5, 读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
Qing:获得的是感动,和受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的认知;
Molly:触发了自己重拾自己喜爱的科目的兴趣,觉得我们多花些时间在自己喜欢上的事情。
Maggie G:我们的人生,包括我们上下几代的人生,与整个人类比,与地球比,与浩渺的宇宙比太渺小和太短暂,因为短暂,更应专注于当下。
大家后来有扩展到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对比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