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_1100字
(2019-09-03 07:38:25) 读后感 -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1100字
你真的会读书吗?
朱熹有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以我把快速阅读法称为“三到法”。
我们读书之所以慢,并非“阅读速度慢”,而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读教科书的模式,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尽量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
其实,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即使放慢了速度,非常仔细地阅读,也并不意味着能够牢记书中的内容。
所以,我们要将储存式阅读,转化为流水式阅读。就是通过大量的快速阅读,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带着目的的读。
一,心到——养成阅读习惯。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想读书,却难以实现”的人,其实就是没能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规律。
步骤一:首先,框定读书时间,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最好是早上没起床就可以看一会儿。
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故事性强的,哲学史记的诗词歌赋都不能快速阅读。
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即使是想要慢慢品读的、有趣的书籍,读上10天,你也会感到厌倦。
步骤三:设定好一周六天要读的六本书,剩下一天随意阅读。(当然我个人做不到一天一本书)
二,眼到——从行动上掌握,留住真正需要的1%。那我们如何快速有效地选取这百分之一的内容?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2、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目的是明确阅读目的,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不能确定的章节,看看前五行、看看后五行再决定。
4、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目的是掌握最舒适的阅读节奏。
鉴定跳读内容的三个标志
1.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2.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3.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三,口到——我们把别人的知识输入进来,也要化做自己的知识输出才行。1.“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要记录。
2.“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读书之魂,凝于一文。
3.“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留住对“那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便于回忆当时看到的感受。
不建议画线阅读:无论怎样画线,都会遗忘,都不会再看,纸质书划线也影响美观。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理由有三:
1.可以深入理解内容。
2.可以促使我们仅仅摘抄最需要的部分。
3.成果一目了然。
很多朋友都问我怎么有那么多时间读书的,其实我平时挺忙的,我就说说我是如何利用时间的。
1,大块时间段:可以阅读需要连惯性的快速阅读的书,便于一气呵成。
2.碎片化时间段:阅读一些诗词类的书。
3.可以分心做其它事的时间段(坐车,做家务):可以利用听书功能听故事类的书。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想享受着它,才能坚持长久,享受读书的时光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