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6 16:21:09) 读后感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1300字
读《活着》
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无声无息,不来自于呐喊,不来自于叹息,安静平和的让人们读懂了坚强,坚强的面对现实生活的幸福、苦难、波澜、平庸。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就如那个老黑奴,历经身边一个个亲近的人离去,还有家庭的富贫转变,时代的变迁困苦。最后,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和一头叫福贵的老牛祥和的在一起相伴着平静的活着。
从来到尾,没有轰动,如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自然的事儿,但它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才变得富有深刻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如福贵那般的经历,一定被称作很命苦的人。像福贵这样还能认真仔细的讲述着自己,没有半句怨言。对于过去,他以微笑搪塞过去,不热情不悲悯不逃避,仿佛一切都是一个故事,一个和自己无关的故事。这就是活着的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活着,并且都希望活得宽慰些。那头叫福贵的老牛面对死亡时留着眼泪。福贵的娘临死前希望和他的爹葬在一起,家珍死之前希望和儿女葬在一起,二喜希望和家珍葬在一起。人啊,即使在死后都希望自己宽慰些。活着的时候受了再多的苦都忍受着。
我仔细的思考着是什么支撑着这些苦难的人活着的动力?看《红楼梦》我们知道,很多人为情,如黛玉、尤三姐、司琪,有些人为义,如鸳鸯,有些人为家庭礼教,如宝钗,有些人为道意,如贾敬......一旦生命中这些东西离他们而去,他们也将随之而去。我们身边的人不也如此?听到很多说临死前的人因为相见的人没见着总不肯闭眼。爷爷癌症晚期快离开人世前,希望哥哥娶回嫂子生个重孙子,这样他的香火就可以继续延续下去。这对他很重要。所以,在听到哥哥娶回嫂子放出的鞭炮声后他祥和的去了。很多人面对生活的重重挫败时,信佛念经。生活,总该有点盼头。
福贵最后的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年轻时他觉得吃喝嫖赌的漂流浪子的挥霍的活着很爽快,家败后他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穷点也很好,父母儿女妻子女婿一个个先他而去后,他觉得还有个流着他血脉的外孙相伴也还能熬,最后苦根死了,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买了一头老牛,依然活着。我想,如果那头老牛先他而去,他该还能活下去吧,等到自然老死的那一天。活着本身就是信仰,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儿。
小说结尾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晚年当和尚。这里有点禅道的意味,当历经沧桑,看空一切,一切也并不那么重要了,活着就好。
福贵说:做人还是简单些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幸福,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勇敢面对因为活着而承受的一切。
最近爸爸生病住院,医院里那些与病魔折磨的人们依然挣扎着想活下去。生命是这个世上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活着的人怎还有理由不珍惜?
生命是用来热爱的,想起汪国真的一首诗中写道: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沙
20170726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