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畔》读后感_900字
(2019-09-17 23:17:50) 读后感 -
《湖畔》读后感900字
也许是读东野君的小说越多,对东野君的要求就越高,也不知从何时起,迷上了边看推理边猜结局
在嫌疑人X白夜行恶意之后,每读一本东野的书,虽有着惊喜,却仍感觉不过如此,没有太大感动。初读湖畔,情节不算复杂人物也不多叙述也没有啰嗦,但总是感觉,哎呀,到底要讲什么呢,不论如何,东野君的小说是值得潜心看下去的,终于看到案情出现,又开始想这次破案的会是谁,带着疑问继续读故事,觉得会如恶意一般,早早知道凶手,只等警官拆穿,可是看着看着发现好像行不通,有些前文的伏笔无法照应,愈发愈痴迷,原来是俊介君来找出真相啊,原来英里子说要揭晓的事件是这样啊,随着俊介君一步步的推理,真相浮现,虽残忍意外,却又合乎情理。
总说人性本善,可是有时候单纯也是一种毒,一种不计后果的可怕,因为太单纯所以不会考虑利害关系,不懂得牵一发动全身之如的道理。人生那么长,谁愿意让孩子背上罪名,哪怕是四分之一的可能,也不敢去赌,更何况,若是知道了此事于自身无关,又怎能尽力帮忙?所以家长都尽力为之。
我更愿相信最终促使俊介君放弃报案的,不是章太的体贴善良让他有为人父亲的感觉,而是从章太的话语中,他意识到如果凶手是继子,那一定与自己有着极大的关系。由此,他放弃了报案,甘愿承受。
“这中间我们肯定都会提心吊胆的。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这场凶杀案,并不需要任何人来侦破,但是会让参与者背负一辈子的罪恶感。
到了最最后,还是说点有趣的吧,东野君在末尾俊介推理的时候,将前文埋下的伏笔一一对应解释,而至于凶手,真的是章太吗?很显然凶手是四个孩子中的一个,虽说俊介认为章太有着足够的理由做,但思考仍欠缺,关谷家,靖子觉得晴树举动很古怪,像被什么附体了似的;板崎家,拓也心情不正常;藤间家,直人说上了中学后仍不能放松,要抓住时机努力…各个孩子都有些反常,可是只有一个真凶,其他三个孩子是不知道的,所以这一处的描写我更倾向于理解为每个孩子其实都有作为凶手的可能,并非只有章太,而另几位的反常大概是升学压力所迫。
写至此,不由长舒一口气
能不爱东野?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