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囊》读后感_1000字
(2019-10-22 16:13:21) 读后感 -
《皮囊》读后感1000字
我承认我的浅薄与无知,于是我想我必须坦白,我对这本《皮囊》无动于衷。
这有可能是作者第一本自我剖析的实验性作品。我看到了他自我剖析的真诚,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拷问,听到了他发自灵魂的呐喊,他曾受了那么多的苦,终于到达他认为的终点,这才回首发现他匆匆奋斗的那些年弹指间消失不见,而他却于事业有成的中年对自己的生活起了疑心。于是他停下脚步,他逼着自己看向镜子,逼着自己审视自己的人生,逼着自己一句接一句地诘问自己:我从哪儿来,我是谁,我经历过怎样的故事。
在这灵魂拷问的过程中,他想起了自己硬朗的阿太,想起了自己相濡以沫却半生不幸的父母,他念起了自己刚强不屈的母亲,念起了自己中风瘫痪的父亲,他想起了他从小到大遇到的那些玩伴,朋友,同学和舍友,他想起他们的故事,也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想起了曾经搅动小镇安宁的旖旎风情的张美丽,想起了儿时意气风发成年后却生活困顿香港阿小和他因阿小而曾产生的无限憧憬的香港梦,想起了雄心壮志最后却泯然众人矣的文展,想起了在大学乐队演出舞台上挥舞着双臂发誓要让青春充满意义最后却下场惨淡的厚朴。然后他想起了自己,他想起来自己因为困顿的家庭,从小便刻苦而早熟,他小小年纪便接替了中风瘫痪的父亲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他一步差池也不敢出,一步路也不敢走错,他做到了。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自己所有的人生规划,他人在他乡心在故乡,他不忘本,他心里依旧怀揣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然而人至中年,他做到了所有,却忽然对自己的生活起了怀疑,他怀揣着劫后余生的惊心动魄,这才在镜中看到了自己半生的迷茫与无助。于是他回忆,他写作,他终于明白了他要写,写下所有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便是他从今往后生存的全部意义。
《皮囊》算是散文性质的回忆录或者自传,作者的笔触并不算是非常精湛老练,因而阅读起来的某些地方会让读者有不慎流畅的感觉,另外也许因为是自传式作品,也许是因为作者尚且不甚阅历丰富,这本书虽然包含了许多对生活的看法与态度,但是书中的思想并不深刻,很多看法也是老生常谈。我原本非常期待《皮囊》这样一个有着精彩书名的书可以进行更为深刻的灵魂与肉体的哲思探讨,可惜并没有。
因而本书作为闲暇的消遣,可以打发时间一看,但是并不值得反复阅读与思考。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