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步履不停》读后感_1800字

(2019-09-22 18:44:12) 读后感

《步履不停》读后感1800字

人生路上,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1
是枝裕和亲自撰写的《步履不停》已经被他拍成电影,并拿遍了各大国际影展的重要大奖,这部作品成了他的经典代表作。
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普通家庭里的故事,是站在次子横山良多的角度描述的,每一年良多和姐姐都会在大哥纯平的忌日这一天回到父母家团聚。
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气氛十分怪异,每个人说话都阴阳怪气的,显得客气又疏离,还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拌嘴,闹脾气,实在是压抑。
但其实纯平尚在世时,他们是幸福的五口之家,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份和睦在纯平意外去世那天被打破了。十多年前,他为了救一个落水的男孩牺牲自己的性命,从此他们家再也没有温馨祥和。
纯平是家里最得宠的孩子,他聪明,且遵照父亲的意愿学医,被视为全家的希望。姐姐作为唯一的女儿也很得宠,唯有良多总被忽视。大概是因为小时候享受不到父母的宠爱吧,长大后的他和家人始终保持着疏离。
良多其实不大乐意回去,但又不能不回去,所以每一次他都把回父母家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带着妻子和继子一起回来。姐姐则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一起回来。
回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家中,倍感亲切,家里的一切让他回想起很多过去的时光。他想起哥哥还在世时,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只是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看似是一场大团圆,却完全没有团聚该有的温馨。
母亲很爱唠叨,总念叨纯平在世时的事,到现在依然对他的离去耿耿于怀。而父亲固执又执拗,总和家人闹别扭。良多和姐姐的交谈也显得很尴尬。这一切都让他迫切的想逃离。
姐姐一家吃过晚饭就走了,良多他们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午餐前才走。很平常的一次相聚,却牵扯出他们一家人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
他们的亲情有点畸形,父母想和子女多待一会,子女们却无法忍受和父母的代沟而逃避远离,所以他们都很少回家。直到父母去世,良多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太多。
2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我们成为父母的孩子那一刻开始,我们的长大就注定是一场与他们渐行渐远的旅程,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等到我们翅膀硬了就展开翅膀飞翔,飞到离他们很远的地方。
而父母对我们的盼望却一年比一年热切,想念也越来越深,他们想念子女却不敢说,害怕打扰我们工作。而我们会因为和父母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减少沟通。
《步履不停》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一现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良多一年只回家一次,在家也不和父母好好说句话,总是嫌他们烦,嫌他们唠叨。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导致了他和父母的关系十分糟糕,而他又没有主动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想远离。
这样的亲子关系,看着就让人觉得累。但良多也是到了父母离去才悔不当初,后悔没有好好陪他们,后悔没有好好跟他们说句话,后悔没有实现他们的小心愿。
我们总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常念叨这句话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做到。嘴上说着要趁早孝敬父母,却一年都不回去看望他们几次。
3
是枝裕和大概是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尽孝一定一定要趁早,不要总是等啊等,等到有空,等到功成名就,其实父母根本无所谓我们是否有功名,他们只要我们健康快乐就很开心了。
就算不能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让他们听听声音多少也能给他们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不要嫌他们唠叨,那是他们想要和我们亲近的方式。
父母老去的速度真的超乎我们想象。有时候忽然就发现他们走路的步子有点踉跄了,头上的白发又多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给我们坚实的胸膛让我们依靠,也不能再当我们的保护伞。
时间在他们身上刻下的许多痕迹,而我们却很少留意,甚至不曾给过关心。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那时候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开始变少,一个礼拜回家两天,加上寒暑假的时间,一年里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天。
后来去外市上大学,回家的机会就更少了,一年才回家一次,一次顶多待一个礼拜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又总是因为无聊而想早点离开,如今想想实在太对不起他们。
我想不只是我,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一样,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一年比一年少。尽孝真的不要等,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悔不当初。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