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皮囊》读后感_1400字

(2019-09-13 05:38:55) 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1400字

《皮囊》第一章就写出了整本书的精髓,通过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表达的淋漓尽致。阿太说: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初读这一章节,对文中那个不顾患病丈夫的医药费,不顾在外求学儿子的生活费,不顾长大成人女儿的嫁妆,三次要求建房的固执母亲极度不理解,心想怎么会有这么自私这么爱面子的母亲啊。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母亲三次建房是因为这是丈夫的梦想,第一次约会时,他指着一块儿地对她说,他早晚会在这里为她建造一栋房子,这是她爱情的开始,也是她一生信奉的箴言。后来他中风,手术,偏瘫,家里内外重担落在她一人手里,她仍然不忘他的梦想,忍辱负重将房子盖到四层,母亲建起的不仅是房子,更是这个家在外人眼里的地位!这位母亲,将自己的爱情刻入了房子中,以建筑的形式,骄傲地立在那里。

‌《残疾》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像所有的父亲都是顶天立地的形象,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父亲也会脆弱,也会委屈,有时也会哭泣。文中的父亲经历了中风,手术,偏瘫,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个家以后的日子恐怕会很难吧,心里跟着着急了起来;经历过你会发现,其实真正难得倒不是那几两米,几分钱,而是你很难去面对这样一个要强的瘫痪了的父亲,从开始的挣扎到最后的妥协,内心的折磨使得这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变得苍老而脆弱,但是无论怎样恐惧,该来的还是会来…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将重症病房有预兆的死和圣诞节庆祝的生放在一起作为标题,就给人一种悲喜冲击,本节文中描述了因父亲生病在医院的所见所感:在医院里,生与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很纯粹,纯粹的就剩下生与死,无论你是谁;在医院里,微笑乐观是最直观的逃避,每个人都不想被人戳破内心的悲伤,每个人都不愿意去揭开内心的惶恐,可是,这份伪装太假,我们都心知肚明。在医院里,最让人看不开的死亡,也是最大家必须直面的,惶恐,疼痛,悲伤,有些情绪,逃也逃不掉。

‌《我的神明朋友》在书里可以看到作者母亲对于信仰执着实在是重乎其重,包括对丈夫死去的追悼、对儿子出生的祈祷,因为信仰所以母亲有敬有畏,内心饱满而平实,甚至于在失去父亲的日子里依然可以好好生活。小时候觉得烧香拜佛很离谱很迷信,长大后才明白做了这些才心安理得些。

‌《张美丽》张美丽,那个在小镇上的漂亮女人,唯一敢于追求爱情的女人,最后一头撞死在了祖庙,单纯的将她的死归咎于任何一个人或者某个原因都不能,这结局,也只能弱弱的归结为命运。是命运,让她遇见了从外边来到小镇的爱情;是命运,让她在没有祝福的情况下嫁给了这个东北人;是命运,让她在东北接触到许多新的美的东西;也是命运,让她回到小镇开了美美海鲜楼和海上娱乐城;是命运,让她成为小镇的妖魔和传奇;是命运,让她不被小镇的人和自己的亲朋宗族理解;是命运,让她的娱乐城里发生了打架斗殴死亡事件;也同样是命运,让她最终选择撞死在自己宗族的祠堂门口。

‌《阿小与阿小》经历一切飞鸿踏雪泥,你终会抵达那个不需要再活给别人看的年纪,过得好不好,悲凉不悲凉,只有你自己知道。

‌《天才文展》《厚朴》没能力或者没运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最放不下自己过去的骄傲的那个人大概也会活得最痛苦。

可能大家对这本书的期望值都很高,所以书评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失望和吐槽书中的不足,这里不再做过多的评价,毕竟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