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1100字
(2019-09-21 14:26:02) 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1100字
一个学期我才把这本书读完,从寒假期间到暑假来临,我原本是个对历史不感冒的人,但全篇看下来并没觉得无趣,反而会被吸引,这要得益于作者幽默的表述了。说实话,明朝历经二百多年,中间有多少代皇帝我并不记得,但印象深刻的是开山元老朱元璋、谋反夺了朱允炆皇位的朱棣、聪明自私的嘉靖、人生丰富多彩(被张居正压迫过)的万历、最后聪明能干但败于气数的崇祯。明朝兴起于百姓起义却也真正亡于起义,历经二百多年,气数已尽是对它最好的解释。
王朝就好像一家公司,若想壮大繁荣,领导人很重要,下面的打工者也很重要,明朝不乏有“三杨”、王守仁、徐阶、张居正、这样心系国家百姓能干的首辅,关于政治问题是每个朝代都经久不衰的。
关于政权:当年朱重八老同志就是根据历史经验废掉了宰相职位,改立内阁,从此除皇帝是寡人外,大臣和宦官都是可以组团的,若想朝政太平必须维护好这三者的平衡,最大的党派是东林党。当看了书中这么多争权斗势的例子,真的觉得他们的手段简直太高明,明着是捧你实则是陷阱,除掉一个人,只要用心,总会找到他的弱点,简直比宫斗还略胜一筹。在朝廷生存本属不易,何不倾尽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忠臣和奸臣就此分开,有的虽动用手段得到了一人之下的权利,但会用它干正事,辅助治理国家,然而有的只是以权谋私达到自己最终目的,管什么百姓疾苦,家国社稷。宦官中的老大不得不说魏忠贤,只能说他很幸运,潜藏了几十年,遇到了一个和他一样没文化的皇帝,关键这个皇帝志向是建筑,每天只做木匠活,朝政之事只有没啥大乱全交由信任的人打理,所以离皇帝最近,又擅长溜须拍马,城府极深的魏公公轻轻松松的控制了朝政,达到了目的,迎来了人生的最高峰。不过他还是比同为太监的郑和差远了,别人名流千古。
关于战争:明朝中后期内忧外患,涌现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有的是身经百战达到将领职位,有的就很牛了,靠天赋,投笔从戎,军事谋略丝毫不差,前有朱元璋时代的一群猛将,后有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有军事才能得人物。以前对于打仗,战争,并不了解,觉得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别人做好防御的城池,绕一下不就过去了,现在懂了,怕别人从背后偷袭……不过打仗真的是个浩大的工程,人,粮,钱,都很重要,能统筹兼顾的人真的很牛了,最佩服的就是孙承宗了。以后看关于战争的内容应该也不会太排斥了。
关于名人:说实话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写石灰吟的于谦、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唐伯虎、郑和、李时珍、徐霞客是明朝的(以前的语文,历史学的全还给老师了)
最后的书中结尾作者意味深长的讲述了徐霞客的事迹,就是为了表述人生是自己的,好坏全由自己经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就行。
第一本读完的书,写了一堆没有逻辑的话,作为一个开始~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