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无声告白》读后感_700字

(2019-10-15 21:28:33) 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700字

母亲玛丽琳对我来说象征女权主义的一种代表,追求梦想,有野心不服输,我觉得也是意味那时候的美国女性地位渐渐提高的一个苗头?

父亲詹姆斯:种族主义,希望摆脱这种在美国当有色人种看待的目光,渴望得到尊重,因为是黄种人,他的事业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他想娶个白人为妻,但是终究没摆脱这种潜在的歧视。不被丈母娘看起,婚后也过得不是那么如意。

莉迪亚:看似是最得宠的孩子,但是父母赋予了她很多的期望,比如父亲希望她去社交给她买的约会的裙子和项链,也不曾问过她的意见,母亲给她送的生日礼物也是各种科学书,想让她继承自己曾经年轻不曾实现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母亲曾经离家出走,让莉迪亚对此有所心里阴影,那种不安全感和无归属感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这书的心理描写真的很棒。也引起我的一部分重视,对于女人成家立业后是要选择继续追梦呢,还是陪着孩子度过童年,那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呢?也是个问题,既然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后代上,那么自己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不是可以换一条路,寻找另外一番意义呢?以我现在的阅历不足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思考过,体验过,我觉得也聊胜于无吧。

孩子总归是孩子,任何的事情一旦过度了,就会崩溃,会瓦解,有很多人说自杀前要想想父母,亲人。但是那又怎么样,在死之前,什么爱和责任,都是狗屁。压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就是所谓的爱和责任。

对我来说触感更多的一点是将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和自己交谈,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一种权威,现在的我未免想的太远了,但是多学点多听点,我相信定没有害处,也能让我对人生定位更透彻更清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