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1600字
(2019-09-28 12:54:23) 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1600字
终于看完了。
写点什么吧,算不上是书评,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在此时想说出来。
我们的大明,无论如何都算的上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帝王将相宏图伟略,文人墨客文采华章,奇葩异人层出不穷。经济发展,生活稳定,言论自由。而我们最应该记住的是,终明一朝,在对待国家主权问题上,无论是这个样的朱棣还是那个样的万历,态度都是极为强硬的,其主题思想一致,用明月同志的话说就是“不服,就打到你服”。纵观整个明朝,北击匈奴,南平倭寇,抗日援朝,没有和亲议和,没有割地赔款。用《战狼二》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何等的壮怀激烈,荡气回肠!如此明朝,气节尽显,岂是后世清朝可比!奈何不能阻挡历史的脚步,终是在万声叹息中落幕!于是,我决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要看辫子戏!
书中涉及的人物很多,而我记住的也不少。捡重要人物分类说吧。
帝王:这类人物受岗位设置限制,总量较少。较成功的给我以深刻印象的有:开国皇帝朱重八,以一个放牛娃的身份,跻身历史舞台,其杀伐决断,无人能及;永乐大帝朱棣,天子守国门,捍卫国土,致远迈汉唐之功;提倡一夫一妻的朱佑樘,励精图治,关心国计民生;还有明末的崇祯皇帝,明知无力回天,却依然信念不改,至死不休,让人心痛不已。其他的像神秘莫测的嘉靖,顽童朱厚照,木匠朱由校,只能留下一个烂摊子,任人随意批评。
将相:这个朝代出现的名将名相多的数不胜数,有的堪称神人。有小时候听评书就知道并十分崇敬的徐达常遇春,有“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的于谦,有致力于改革的张居正,七下西洋的郑和,还有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李如松,戚继光,孙传庭以及后世争议多多褒贬不一的袁崇焕……还有好多好多人,此刻都在我的脑海中一一闪过,正是他们,影响了历史,使得历史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的展示给我们看。
忠烈:明一朝忠臣烈士前赴后继可歌可泣。铁铉,被割耳鼻煮熟塞口,凛然赴死。杨继盛,明朝第一硬汉,深陷诏狱,用碎碗片刮骨疗伤,这气势虽关羽不能及也。杨涟,入狱后在酷刑折磨下,牙齿尽落,铁钉入耳,皮肤寸裂如丝,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弃他的为之守护了一生的道统。还有明末的孙传庭,当清兵攻来时,手下无一兵一卒一颗粮,犹率领家丁仆众奋战至死。这所有的所有,都如此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至少应该有一两样我们应该坚守的东西,至少一两样,纵然为此付出生命,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文人名士:明朝是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有大成就的文人多的不胜枚举,有好多为后人熟知津津乐道。从解缙到唐寅,再到杨慎,徐渭,李时珍,徐霞客……这些名人,像一颗颗珍珠,在明朝的天空熠熠闪耀。
奸邪小人:这些人说起来牙太痒痒,不想说了,略过吧还是!
对了,还有还有,还有一个“当一切浮华散尽,我还在这里等待着你”的朱祁镇的皇后,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一个弱女子,因爱情而不朽,也让我牢牢记住了她。
综上所述,明朝有过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也有过奸邪误国民不聊生。不管怎样,都不失其光芒万丈。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还有很多,比如气节,原则,信仰,权谋,诡计,忠诚,义气,腐败,奸诈,自由,坚持……
大明,从朱元璋同志高调开国如日东升,到崇祯的日暮西山内忧外患,经历了将近三百年;当年明月写下这段历史,用了好几年;而我读完这本书,用了几十个小时(这还是我看的继《大秦帝国》之后时间最长的一本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也不会回头。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但终究,一些东西留了下来,永远也不会磨灭。
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历史,可能很清醒,可能还会说如果当时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可是历史哪有如果?我们注定是被历史带到了今天,历史终究还是站在那里,任人评说。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我们,终究不过是历史时空中的微尘一粒,甚至比不上茫茫大海中的一粒浪花。可是,那又怎样?
坐下,喝茶!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