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失格》读后感_2300字
(2019-09-27 02:54:52) 读后感 -
《人间失格》读后感2300字
说起丧,那就要说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了。很多人都不太敢看这本书(包括笔者),怕影响到自己,但一个人因为个人偏好,而放弃一些书籍实在有些偏颇。
本书讲述,主角叶藏从小就有独立的思想,要讨好父亲,讨好身边的伙伴。乃至当他被一名叫竹一的人看穿时,内心恐惧而开始讨好竹一,之后他把这种精神称为“丑角”服务。后来通过画画认识了堀木,堀木带着他游日本,加入了马克思组织。主角还通过酒吧认识了常子,因没了金钱加之堀木吻了常子,于是他们跳海殉情,但主角却被救了。因殉情这事迫使主角住进了比目鱼的家,然而主角不想让比目鱼资助自己,以致于去了堀木家。
在堀木家遇上静子,所以跟她与一小孩繁子同居,之后因自己内心的原因,转向良子在一起。本打算跟良子过一生,但堀木的到来以及良子被玷污,使得主角对生活失去希望。随后,喝下巴比妥酸,被救醒后却一直嗜酒,经药店老板娘的介绍,往自己身上注入吗啡。但由于吗啡注射过多,被送入了精神病院,最后随之父亲的死亡,主角回到了老家休养。
如何理性的看这本书,笔者认为应该看了序再看全文,这本书序中说了,太宰治是永远的少年,他停留在少年期,试图以退为进向所谓的“强者”、向伪善的人生和社会公开宣战,从而彰显出别样的强大、高贵和骄傲的激情。所以,太宰文学又被誉为“弱者的文学“。而且也被称为”无赖派文学“,即灵魂憔悴破败之音。书中有以下几个人物,笔者主要想阐述叶藏自身问题,以及以下几个人物对叶藏主角造成了什么影响。
叶藏:本书主角,他的内心与现实不太相符,表面看上去是一个模样,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而他的性格导致他过着“充满耻辱的一生”,性格敏感以及多疑的他,在往后度过了人间失格般的人生。
叶藏父亲:有一定的父权能力,他始终影响着叶藏的人生,而且他的一句“你不想要吗?”,会让叶藏讨好父亲。还有叶藏本来想上美术学校,由于父亲的安排他去东京的高中,让叶藏内心扭曲,认为这是“不啻的被扭曲了性欲的垃圾堆”。在殉情后,叶藏也被断绝与老家所有的联系。
这是一个严厉的家庭,在叶藏小的时候,还被威胁般的说教,例如“人不吃饭就会死”,以致于叶藏没有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竹一:看穿叶藏把戏的人,但笔者认为他对叶藏很好,因为他对叶藏说,他肯定会被女人迷恋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而且叶藏对竹一很放心,他还大胆的拿那阴郁的自画像给竹一看。但他对叶藏都是鼓励,但主角认为他很傻。
堀木:笔者认为他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书中说他冷酷而狡诈的利己主义者。非常的现实,人性的恶都在他身上展现。首先,他没钱向叶藏拿钱然后带叶藏认识社会,即他眼中的世界。然后利用叶藏的丑角精神,亲了他的女友常子,当叶藏殉情没钱后,立刻与叶藏划清关系。当叶藏开始生活有钱了,却立刻向叶藏借钱。而且当主角希望自己回归平常生活时,堀木缺不认可他,甚至,良子失去贞操时,也不是立刻上前制止。他是如此的残忍,对叶藏产生了极其不好的人生影响。
常子:主角跟常子的一夜被称为,获得了解放的幸福之夜,而叶藏也会逗笑常子。甚至叶藏在酒吧所有的消费,都是常子买单。这导致主角过意不去,而有种束缚感。因为常子被堀木亲了,加上主角拒绝常子的帮助。在“金钱耗尽,缘分两清”的情况下,常子说出了死。后来殉情,主角没死,常子死了,常子可以说是很无辜了。这也导致后来社会对主角的不满,以及成为作者内心的郁结。
比目鱼:一个除了父亲之外,对叶藏照顾的人。但他并没有义务对叶藏负责,所以他对叶藏是放纵的,对他印象最深是他委婉的说话方式,不直接把话说清楚,以致作者没能明白其真实事实,而离比目鱼家出走。
静子:逃离比目鱼家后,一个努力帮叶藏挣钱的女人,后来堀木的出现,使得主角变得有点任性,不苟言笑。加之自身内心的过不去,使主角离开了静子。
良子:对叶藏过分信赖的一个女人,而他们也结婚了,叶藏还认为这是童贞的美丽。但后来因为良子被玷污,使得主角失去希望。主角还说下“纯真无垢的信任之心,难道真是罪恶之源吗?”,这使主角的价值观破灭了。而良子也一直愧疚,而这份愧疚加重了主角的失望。叶藏不惜喝下DIAL,而且想到没有女人的地方去。
药店老板:个人认为这是个过于好心的老板娘,由于叶藏吐血的不安,他开始坦然对药店老板说出自身的情况,但老板娘给了主角吗啡注射液,还说这药比酒的危害要小。让叶藏信了,虽然提醒了主角不能过多,但因其的好心,使得主角深陷吗啡的毒瘾之中。
分析完这些人物,叶藏的走到最后结局是因为受外界影响吗?其实也不是,叶藏自己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一定的颠覆。自我的神经也导致身边的人惨遭痛苦,而社会也给予他很大的打击。甚至有人称他是抑郁症,这样自身扭曲的人格,和社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他走到了最后。
对于《人间失格》,我们都期待叶藏不自杀,没有扭曲的心理。但是都架了太多的个人想法,无论是丑角精神,无赖主义还是永恒的少年,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不能要求叶藏如何,但是他身边的人是有影响他的。世界上有很多抑郁症,自闭症,躁狂症,精神病等患者,有人说是基因所致的,但周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尝试接纳他们,而不是批判他们。在论自由中说道,一个社会创造力的程度与一个社会容纳怪人的程度成正比。
书中确实写了大部分人心中的郁结,但在现实中,大部分的郁结,其实都只是没找对人,以及自身的无力,拒绝现实追求完美。所以,年轻时的自我否定以及“丑角”精神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也就是,你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所以,笔者认为不要偏执,可以放低条件看世界,或者换个合适的生存方式,做理想的事情。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