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流浪地球》读后感_1400字

(2019-10-12 13:05:59) 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1400字

诸多贺岁档电影,选了两部:《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
首选《疯狂的外星人》的原因,自然是冲着宁浩、黄渤和沈腾,可惜,挺失望的。
《流浪地球》则是源于如潮的好评和某君的推荐,看过之后,上交了稀里哗啦的眼泪和对郭帆之于梦想坚守与追逐的由衷钦佩。
两部电影看过之后,却意外收获了共同点:两部都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前者名为《乡村教师》,后者同名《流浪地球》。
于是火速在微读上找来这两部小说,又发现了两个共同点:一是两部原作都是短篇小说,手机页面一个135页,一个132页,估算下来,字数相差不过几百字;二是电影对原作的改动都很大,前者可谓面目全非,后者也只保留了一两成而已。
作为刘慈欣铁粉——核桃——的娘,本身对大刘的书却并不偏爱,当然,这决不是否认这位开中国科幻先河,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带入世界级水准的作家之伟大,而完全出于文科生对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各种天文、物理及数学词汇与概念的畏惧。
微读评分8.8的《流浪地球》我给了四星。在这篇称得上是微缩版的《三体》中,大刘依旧用他那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展现了宇宙的恢宏、人类的渺小、人性的丑陋及对希望生生不息的追求。在生存问题面前,出轨、爱情、亲人的逝去等情感,都简化为一笔带过的平淡陈述,而不再是今生今世惊天动地一字一句的催泪描写。或许,这也是现世的我,始终不能全盘接受刘氏风格的原因所在吧。
但,对《乡村教师》我奉上的却是满满的五星,用书友“木桃君”的话说,“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最最高级的歌颂教师的文章了”。这篇3万字的小说简言之,即一个乡村教师临终前教的牛顿三大定律拯救了太阳系。
在这篇小说里,刘老师一改粗犷,将硬科幻与软人文充分结合,运用各种生动事例的细腻描写,最终将外星人的目光聚焦到穷乡僻壤的乡村教师用仅剩的生命之光照亮的孩子们身上:在高等文明眼里没有记忆遗传功能,只用声波传递信息的的物种居然在没有任何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然进化到了5B级文明。而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他们叫“教师 。
在我的印象中,刘慈欣小说中描绘的世界总是灰暗的、压抑的、令人绝望的,却也总会在彻骨的冰冷中给人以一丝温暖的希望。将两篇小说连着读,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我好像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气熔化了,变成了碧蓝的天。两千多年前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层中复苏,大地绿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孙子孙女们在绿色的草原上欢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银色的小鱼……我看到了加代子,她从绿色的大地上向我跑来,年轻美丽,像个天使……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结尾)
“娃们沿着小路向村里走去,那一群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中淡蓝色的晨雾中。
他们将活下去,以在这块古老贫脊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的希望。”(《乡村教师》的结尾)
想来,这也是完整保留了“希望”这一小说核心内核的电影《流浪地球》震撼人心的主要因素。我的眼泪也就是在朵朵对全球播报中关于“希望”的陈述中狂奔不止……
而对小说改编相去千里的《疯狂的外星人》,仅仅靠肤浅的搞笑,是不可能抓住人心的。
如《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经典台词:“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
是的,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无论这个永远有多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