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100字

(2019-10-05 06:05:47) 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100字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感到很压抑,是因为我一直站在哈桑的角度。他的命运悲惨,没有好的出生,没有好的民族,有好的血统却也扛不过从出生就注定要成为奴隶的命运,注定要被欺负被蹂躏,甚至他倾出所有的感情付给了阿米尔少爷,却不知道自己从来都没有被当作是真正的朋友,就连他的儿子索拉博也是要继续他如此的命运。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都觉得他可能会一直处在随时被欺负的状态,即使这一段的文章色彩是喜悦的,但我也能预测到接下来一定不会有那么顺利,因为他的命运即是如此。所以我一直都在心疼哈桑,但却又没有办法,也找不到怪罪的对象,怪阿米尔?他是主人,他是仆人,玩的再好也终有区分。怪阿塞夫?如果没有了他也还是会继续出现阿赛夫、阿瑟夫…因为这是因为身份所以一定逃不过被欺负。只能说命运的残酷让他出生在了最糟的年代、最糟的地方、遇到了“最糟”的人。作者一直以一个极度愧疚自我救赎的状态描述整个故事,所以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特别低沉让人感到压抑。但这本书中一直有一束微光在不停闪耀,是哈桑。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无情,他都一直有着一颗简单、乐观、单纯的心,阿米尔是他的世界,为了他,他宁可被蹂躏也不愿交出代表少爷荣誉的风筝,为了他,什么都可以做,为了他,千千万万遍… 而自己,少爷给他讲一个故事就感到无比满足。那是他心中的风筝,一直追逐的风筝,方向永远不会改变的风筝。
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如果我是阿米尔,我会把哈桑当作什么?会不会有福同享?会不会第一个想到他?会不会在看见他被欺负时迅速挺身而出?老实说,我不知道,这原本应该是一个肯定句,但细想,在一个有等级划分的国家,在思想上的自我等级归类是根深蒂固的,他是仆人就是仆人,一起玩的再快乐这个与不会变,自我的“优越感”不会把哈桑规到自己的等级,也更不会把自己规到哈桑那里,所以想成为“好朋友”很难,在精神和思想上要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力量才能做到,再加上作者的懦弱所以不会挺身而出。但其实正因为作者在乎哈桑,把他当作了朋友所以才会让他一直活在自责与愧疚里,不敢面对,最终只能从索拉博身上找到自我救赎的入口,为他,千千万万遍。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它会永远跟随着你,让你永远活在愧疚中喘不过气。
书中还有一个角色深得我心,索拉雅,书中和电影中的女性总是集大方,贤惠,美丽,善解人意于一身,在作者打电话给她讲了所有的故事后,从她的泪水就能看见她的身上发着光。羡慕作者和索拉雅的爱情,羡慕作者与哈桑的友情,因为他们都为了彼此。希望我也会一直追逐我心中的风筝,不会改变。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