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声告白》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8 05:52:49) 读后感 -
《无声告白》读后感1100字
无声告白。这是一个灰色的故事,带着暴雨将至未至的沉闷。一个名为莉迪亚的十六岁亚裔女孩永远消失在一个月色明亮的晚上。“家”的和谐幻象从此坍塌,一段段关于她或者她家人的往事由此展开。莉迪亚死后,家人们按照各自的方式逃避着痛苦,并试图寻找答案――母亲将自己困于对女儿的想象;父亲在情人的怀抱中暂时忘却;哥哥偏执的认定一切是邻居的错;妹妹幼小,天真,敏感,接近真相却又无能为力。故事很悲伤,像冰凉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美好的躯壳,露出腐败而空洞内里。残酷的不是少女的离开,是这可能不只是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发生。你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故事里的人一起问,为什么?到底哪里出了错?是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偏见和歧视?是异乡人专属的孤独和自卑作祟?是服从于表象缺乏交流的爱?是母亲未实现的梦想或是父亲有缺憾的童年?还是错在莉迪亚的蓝眼睛?不断的在字里行间中寻找,可再多的答案也是徒然。梦想的甜美永远只针对做梦的人,无法强加给任何人。父母,伴侣,这些至亲至爱的更成熟的个体都无法完全担负另一个人的重量,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呢?家应该是最有安全感,最舒适的地方。而这个家庭却让我感觉紧绷而荒诞,所有人都如同提线木偶扮演自己的角色。孩子们要么被无视要么被重视到不堪负荷,大人们自私的爱着,说着“我要”和“我希望”,活在自以为是的想象中,听不见真正的诉求。看到父亲送给女儿的书上教她如何假笑而不被人发现时,看到母亲将不及格的试卷钉在餐桌边作为惩戒时,我真的觉得她很可怜,也在想,如果有天要成为这样愚蠢的大人,还不如永远别长大。故事的末尾,留下的人们在歇斯底里后顿悟。父亲终于了解,自卑感让他忘记了如何爱,也忘记了被爱的感觉,而那感觉明明那么暖那么好;母亲也终于了解,她的女儿,她可怜的莉迪亚,爱的从来都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她这个“绑架犯”,以爱之名。大家终于在大悲之后,试图成为真正的“家人”,可莉迪亚却再也不能回家了。全书最让我感到安慰的一部分,是对莉迪亚出走的那个夜晚的想象。安静的夜,平静的湖面,小舟轻轻的摇荡。我宁愿相信,她真的想要在明天,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感受,向邻居男孩表达歉意,真诚的祝福哥哥达成所愿,然后重启人生。当她离开小船跃入沉沉的湖水时,她也真的只是想要尝尝,仅依靠自己,达到属于她的彼岸是什么滋味。她并未想过死,而是单纯的快乐的盼望着真真切切的生。其实我很想问一问,亲爱的,亲爱的莉迪亚,那一夜的月光是不是很美?亲爱的,亲爱的莉迪亚,纯粹的湖水是否涤清了你苦涩和不平的灵魂?亲爱的,亲爱的莉迪亚,你是否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已然新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