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_1800字

(2019-08-29 06:08:43) 读后感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800字

一场发动了全社会的暴行
金星曾说过一句:“我可以骚,但你不能扰。”
当时我觉得她头顶有光,周身却有烟火。
她曾是男性的身体里,住着女性的灵魂,而女性的灵魂中又氤氲着男性的思维。这样一句话,多少女性想说,却或怯或耻于开口;这样一句话,直白的宣示了对女性合法权利最坚定的捍卫。
蒸汽机的一次活塞做功,把社会推向了现代化,经济、科技、文化、各类思潮爆炸式发展。与此同时,社会面对性的禁忌和暴力时,却仍讳莫如深,一旦打破平静,又表现出原始的冷漠和成见。
你看,表象的桎梏容易被认识和打破,精神上的裹足才难以拆解。
我以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后,这个社会能开始清醒。其实没有。章文事件犹如激起死水的一块石头,蒋方舟等一众女性站出来勇敢发声,舆论开始不断发酵,像一坛腌坏的酸菜,终于在咕噜噜冒泡后,散发出积蓄已久的酸臭。
强暴是社会性谋杀。蔡宜文在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写的书评中说:“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我起初是不甚理解的。直到鄢烈山长篇大论蒋方舟不是个娇娇羞羞的小女生,当时为何没有认真拒绝,如今倒在网上毁人清誉。而后,在我关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微博下,有个人评论:可不可以不要再渲染这样的剧情了!孩子都已经被教坏了。如此等等。当时我大为光火。
试问我渲染了什么剧情?诱奸者的丑恶嘴脸应该被隐藏在楚楚衣冠之下?让更多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受着他们为人师表的诱骗?到底是谁教坏了谁?一个女孩以生命为代价的坦白居然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渲染剧情,怕不是打疼了歹徒和帮凶的脸吧。
是的没错,鄢烈山和我微博下这个评论的所有者,都是性暴力的帮凶。他们假借卫道士之名,用所谓正义的立场欲盖弥彰自己“受害者有罪”的初心。在他们看来,每一个谈论性暴力的人,无论是否是受害者,都带着不怀好意的企图,不是博人眼球就是落井下石。揭露施暴者,反成了污人清白。他们自顾自的以为避而不谈,就不会发生。这种对性禁忌的过分敏感,给了施暴者最便宜的途径和最安全的隐蔽。
房思琪的父母一定从小教育她要自尊自爱,也会在她流露好奇的时候告诫她性的不耻,但一定少了一堂性教育的课。而这一课,在他们小的时候同样缺席。所以房思琪只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大量的书籍中建立起对性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假装自己是个住在十三岁身体里的成年人。文学创作永远高于生活。他们在书中学到的,到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前铺后垫,被措手不及的掀翻。
房思琪试探地跟妈妈说听说学校里有女学生跟老师谈恋爱时,房妈妈鄙夷的反应,掐灭了房思琪最后想要和父母坦白的勇气。父母甚至主动降低对险恶的判断,无比放心的将房思琪交给了能够往返于高雄台北的李国华照顾。
我想他们相信李老师的厚德超过了相信女儿的自尊。
房思琪无法接受自己最敬爱的老师的暴行,但她所接受的教育令她不得反抗权威,她所面临的社会让她无法勇敢发声。她只能把老师的暴行,想象为文学的爱,用诗词和典故包裹起来的深沉的爱。
房思琪说“想了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还有饼干,还有郭晓奇……她们都是纤弱的思琪们,无法与社会为敌,只能选择与真实的自己决裂。真正的思琪永远停留在她的十三岁,那是她对自己的乡愁。此后的她只为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而活,那是她赖以存在的唯一理由。到最后真的骗不下去,开始遗忘,直到忘记了自己。
在少女成长的那五年里,父母的毫无察觉和推波、孪生一样姐妹的嗤之以鼻和嫉妒、补习班女班主任的周旋安排和参与。他们或间接或直接的成了施暴者的帮凶。没有人试图打破社会某种约定俗成 的隐晦的制衡,只有伊文姊姊试图抚慰少女内心无法言表的巨大疼痛,而她自己也是个性暴力的受害者。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的最后有这样一段台词:“没有人告诉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反抗不公。但只要相信,我们就能做出改变,改变不会容易,真相让人痛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袖手旁观,保持缄默。庭上,您的判决将唤醒那些装睡的人。”
我敬佩那些面对性暴力能勇敢地站出来说“不”的女性。她们有支配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权利,同时还肩负起揭露暴行的责任。她们让我清醒,令我警觉。我知道我无法叫醒那些仍在装睡的人,但我愿自己从此不做个冷眼的旁观者和无意识的帮凶。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