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畔》读后感_900字
(2019-08-05 14:22:39) 读后感 -
《湖畔》读后感900字
这部作品和东野圭吾的其他悬疑类小说相比,多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内容并非聚焦在杀人手法上,而是在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情感下,顺势发展的一起杀人事件的后续。就像官方所说:这是一本揭露凶杀案背后隐藏的动机以及批判日本社会家庭及教育方面存在的扭曲现象的作品。
文章中一直营造着一种诡异的氛围,让读者随时可以感觉到:真相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表面上是看似平静的四个家庭到别墅补习,实际上大家却各自心怀鬼胎。
父母们背地搞换妻游戏,女性家长用身体与学校老师进行肉体交易,家长们贿赂出题老师以提前获得考题…在这一连串的肮脏事件中,学校起到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了能让子女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们什么都能豁的出去,哪怕是花费大量金钱甚至出卖身体都在所不惜。而另一面,孩子们不得不待在象牙塔里学习,如果学不好,就会被认为是辜负了父母的努力。久而久之,孩子们便产生了逆反心理,对待父母的态度也逐渐改变。所以最后,四对家长都选择了隐瞒真相。
在这场婚外恋的杀人事件中,本是一件简单的案件,却因为夹杂了亲情而变得十分复杂。一旦选择了帮忙弃尸,便再也无法回头。对于真相,家长们宁可选择隐瞒,也没有勇气直接面对。对于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都没有一丝信任。这样的爱,实在是可笑又可悲。
其实在这起案件上,本不该那么复杂。男主人公并木虽然足够聪明,但易被他人言论左右。他并不爱她的妻子美菜子,所以才选择出轨;情人被杀,他理应站出来,惩戒凶手;继子也不是自己亲生的,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他理应更果断一些,直接选择报警。如此,他还可以借势与妻子断绝关系。所以,对于他选择与众人一同弃尸的行为让我无法理解。
小说的最后也没有交代究竟是谁杀了英里子。乍看之下,只有章太有动机,但网上也有人分析其实是晴树杀的,因为事情发生之后他变得最反常。其实无论是谁都不重要,因为这部开放性结尾的小说,重点本来也不在凶手和手法上。
文章的结局还算圆满,夫妻与父子间的隔阂都有所冰释。另外,小说结局的收尾非常惊艳:尸体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段时间我们肯定都会提心吊胆。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那座湖畔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