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_900字

(2019-10-11 21:56:01)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900字

《我们仨》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和钱媛女士,多么温馨的一家三口啊!
杨先生用朴实的文字记述了一家三口的一生。当钟书和圆圆先后入院,杨先生要两边奔波,两头照顾。后来圆圆和钟书还是先后离世,离开了杨先生,离开了这个三口之家。杨先生先是送走了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是怎样的痛?然后又送走了钟书先生,年轻时候的相濡以沫,才换来了白头偕老,然而你却先我而去,心中又是怎么的悲?我们仨,只剩下杨先生,她只能默默承受悲痛和感伤。用比喻的手法记录了钟书先生和圆圆最后的那段日子。钟书先生去船上(病房)开会(住院),杨先生要去渡头(医院)登船看望钟书。女儿圆圆要在外地开会(另外一家医院住院)。杨先生要经常在栈道上走(奔波在路上),渡头客栈(他们仨的家)两边跑。开始看得一头雾水,看到后面都懂了,杨先生的表述很精彩,并不是她不想要面对这一切,毕竟一切已经发生了。她要写回忆录,就要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时光,然而用了比喻和梦境的写法,是不想让读者像她那样悲伤吧。
后半部分三个人一生的记录,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平淡,又是那样的有趣。就连文化大革命那段时光,也被杨先生几段话带过,表现得宠辱不惊。书中介绍了从两人认识,一起留学,圆圆出生,仨人回国,再到后面圆圆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的工作过程等等。算是一本他们仨的传记!生活的点滴,那些小场景,小情节,小故事,无时不刻都在撒狗粮啊。
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但是句句入了读者的心。之前读过有关他们一家人的相关文章,读林徽因的传记也有提到钱家,但是那些故事都过于生动了,总感觉是第四个人盯着他们仨才能记录下来那样的情节,反倒不能打动我,让我觉得编造的故事太假了。读了杨先生的我们仨,感觉传记还是当事人写出来的才最真实。
【后续要读什么】之前听说过杨先生的《洗澡》很出名,一只不懂书名的意思,读了我们仨,明白什么是“洗澡”了。之后要找出来读一读。还有一定要找到杨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来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