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800字
(2019-08-24 14:31:55) 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文中最喜欢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正直、勇敢、善良的人,虽然曾经犯过错,但是为了救赎,他帮助过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以至于他死后半个世纪人们仍然记得他的善举。从阿富汗的显达富贵之人,沦为逃往美国的难民,他拒绝美国的救济金,不抱怨不气馁,凭自己的双手在美国通过加油和转卖二手物品,给了阿米尔他所能给的一切。父爱如山,沉稳深邃。
主人公阿米尔,是他父亲过错的实际承受者,因为“缺少”父爱、因为嫉妒,犯下了自己毕生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罪行。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安慰好,虽然时间有时很贪婪——他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但愈合的伤口会留下伤痕,有时不经意间的触碰可能会撕心裂肺的痛。经过激烈的心灵斗争,阿米尔终于踏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被打到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时候,阿米尔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他再也不是那个胆小怯弱自私的少爷。救赎之路已经向他敞开。
拉辛汗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看破识破却不说破,看透了人性看透了阿米尔,在适当的时候替阿米尔指明正确的路,指引他完成自我的救赎以及对父亲的救赎。
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尽管身份卑微,却拥有无上的修为,识人知人却不评人,如此的善良、纯真,所有的虚伪和谎言在他面前都会自惭形秽。是什么样的修为,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默默地承受和吞噬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哪怕对于坏人也不会进行伤害。他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索拉博在痛苦中看到了希望之后再经历失望,使他这颗脆弱的心灵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那双空洞的眼神,像黑洞一般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于我而言,小说的魅力就在于阿米尔的成长和蜕变,阿米尔的救赎之路犹如黑暗中的灯塔,指明了道路。阿米尔更像是我们普通人,都会犯错,或许也会选择逃避,但谎言是结痂却化了浓的伤口,会慢慢溃烂。真相是一处重伤,会撕心裂肺的痛,但最终会痊愈。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