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3 16:40:48) 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生活“活成”理想
在看这本书时,曾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毛姆的《刀锋》比他的《面纱》好看的多。”我没有看过的他其他的小说,因此没有评价这句话语的权利。但对于生活当中的“月亮”与“六便士”的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话语权,无论我们想或者没想过这个问题。
正如我的当下——为自己的六便士而忙绿。近期有一天闲下来几分钟,就去逛了逛多久未看的Weibo,并因为朋友发我的消息,转发了一条微博。又过了好几天,自己再逛Weibo时,看见老友评论:我已经很久未在主页上看到你的消息了。我感慨地回复她: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伤春悲秋。这大致就是当下我所做出的抉择,为了六便士牺牲了自己的“思考”,自然也就失去了仰望星空的权利。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都会问你,理想和生活你会选择何者?问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是不合适的,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你怎么能说只选择一面的硬币呢,是不是?
中午吃饭时间,跟学生聊天。他们跟我说有些课真的是不敢感兴趣,所以学不进去。我跟他们解释,就像你们喜欢看小说一样,但喜欢和兴趣是一回事;学好语文,实现进好一点的大学的愿望又是一回事。当然学好语文对阅读小说是有辅助作用的。有时候,我们为了喜欢的事情不得不去做一些不想做但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这大致可以理解为“为了理想而生活”。但无论是“为了生活而追求理想”或是“为了追寻理想而生活”,都没有人像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一样将“生活活成理想。”
在我看来书中的主人公是绝对理智和理想化的结合。表面上看,他是如此的无情:丢掉稳定的工作,抛弃妻儿去过一个人的生活。但试想,如果他没有怀着对画画的理想情怀,又怎么会决绝得抛掉所有。他是用绝对的理智,即无情,去捍卫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拒绝世间的所有诱惑和捆绑。生活是他的附属产品,理想才是他生活的底色。正如他妻子得知他并没有因为另一个女人而抛弃他们时的绝望,因为她深知拒绝诱惑的离开,是理智的、决绝的,无可挽留的。任何一位杰出的“理想家”大概都是无情与多情的种子。
看完之后最令我动容的是:那幅号称“伟大”的画随着主人公一起离开。没有人见过那幅伟大的画,正如没有人相信他会成为伟大的画家一样。所有评判的标准都在于他本人。你无法只选择只有一面的硬币,但你可以以你的喜好选择哪一面朝上,“落子无悔”。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