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无声告白》读后感_900字

(2019-09-24 22:54:07) 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900字

被腰封上的话吸引而来。

本书以莉迪亚的死亡为开头,双线并进,一条讲述莉迪亚身亡后她的家庭所经历的从开始的不相信,痛苦,绝望到慢慢的接受了事实,甚至对自己反思的过程。另一条线并进讲述了母亲和父亲的成长经历,解释了他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以及为莉迪亚一点点的铺就通向死亡的道路。

这本书的内容不可谓不沉重。在上个世纪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背景下,描述了第二代中国移民,也就是故事的父亲詹姆斯,从小就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貌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缘故,他后来将和自己白人妻子长得最为相似的女儿视为自己没有完成的融入愿望的继承人。而母亲玛丽莲,因为不愿和自己的母亲希望一辈子操持家务,囿于厨房的方寸天地之间而选择坚持读书,希望能够成为医生。但是后来遇见了自己的丈夫詹姆斯,还是成为了全职主妇,她也将自己的女儿莉迪亚看做自己愿望的延续。而女儿莉迪亚因为不愿看到妈妈再次离开,选择了听从母亲的安排。

在我看到大概九、十章的时候,基本是全书最为压抑的部分,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汇集于此。着实让我难受了一阵子。而后的十一十二章倒是轻快起来,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也可能是我中间停了几天才看完,私以为转折的过渡略显不平顺,但是对于在九十章饱受折磨的读者来说,这种解放真是令人身心舒畅。

我们终此一生,都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你找到真正的自己。从书中能看到很多父母教育的缩影,他们没有将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以至于孩子自己的想法都不重要,也不被重视。这种意志的强加,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并且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对独立性的抹杀。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像莉迪亚一样有勇气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并且下决心要改正它。有更多的孩子,就习惯了这种安排,以至于失去了别人的安排,会觉得惶惶不安,然后找寻另外的能安排自己的人。这种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独立性和思想自由的生活,想想就令人绝望。不过我相信随着年岁渐长,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会越发清醒,可能情况也会改观。

希望所有人都能秉着自己的心性,淬炼自由的灵魂,拥有不后悔的人生。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