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_1800字
(2019-10-06 14:06:38) 读后感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1800字
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本书我的划线很多,有太多的观点段落想要记下,觉得重点太多,而书评,却不知如何写起,只想说干货太多,一遍吃不下,时间赶着也没有好好的去消化,这本书真的不适合忙碌的12月,找个闲散的时间再好好看吧。
以下内容与本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是因这本书,像是一剂催化剂,将我的一些思维看法凝结。
我们会不会为一本书去考虑时间,清醒的早晨适合读什么书,混沌的午后适合读什么书,疲惫了一天的晚上适合读什么书,奔波的途中适合看什么书,等待的时间适合看什么书。
很显然这么一个静静的周末,很适合写书评,所以今天在赶四篇书评。
为我们所看的书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显得很重要,这是我的心得。
同时看四五本书的日子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有朋友会认为,同时看这么多书,思维不会乱掉吗,这么让思维来回切换会不会耗费精力,不那么轻易的转变过来,是的,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会有这种问题,但习惯了之后,便能够很好的驾驭,同时也从中享受到更多的好处。
或许你正在看一本闲适的小说。当一个神情俱佳的早晨,你会不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本书完全不需要思考,你的这段高效的时间,在质量上会大打折扣。这个时间不妨找一本需要好好思考的书籍来提高时间质量。
或许你正在看一本需要静静思考、消化的书籍。早晨的时间,你看着流畅无比,收获颇多。而在奔波的零散时间里,每一次的中途打断再看,你都无法好好的集中精神,在看的时间里还要考虑我的目的是不是快到了,如此的分神,我想对于这本书,你看不了多少内容,也想不透彻,这样一段很长的时间,你却在无法凝聚的思考中白白蹉跎。这个时间还是找一本收放自如、不费脑的小说读一读,这样才对得起时间长度。
昏昏沉沉的午后,若你不想用睡眠轻易的打发,不妨找一本兴趣浓厚的情节书籍来读,切莫去看枯燥的学术论作或是高深的名著去看,那样只能越看越困,即使你并没有扶书而睡,你的眼睛依然流转在一行行的文字之间,事后不妨想一想,你看了什么内容,或许只是你的眼睛在看,而你的思想已经封闭了。
晚上的时间,似乎备受争议,有人觉得疲惫了一天的思想,该好好的放松一下,有人却觉得,深沉的夜色,渐趋宁静的环境,更适合一些枯燥乏味、却很有价值的学术论作来学习。我的安排很简单,总有人有事干扰的时间闲适一点,每批书里,一本暖心的小说必不可少。当心真的静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去看那些不想快起来、想写写心得想法的书,因为一天结束的夜晚是最好的总结思考时间。想想曾经看目送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段日子,真的不忍多看,一天就看一两篇小文或信件,喜欢的部分会来来回回的看上几遍,然后写点感想,我觉得这样就很充实,想法多的书籍就应该这样慢慢的,一天看个几篇即可,多了会有种消化不良的感觉,或许许多人这种感受很奇葩,或许是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书习惯,有些人也许会觉得为什么要慢,那么多书等着我看呢,所以我只是分享自己的习惯罢了。
我的书架会同时放着四五本在读书籍,挑的也不是同一类型的,干货型、故事型、散文型、或是小篇章的思想凝练短文。在某个时间我会翻开一本书,想看的时候便一直看下去,不想看了,我会立刻切换到喜欢的书那里,养平了精神,继续去看略显枯燥却会有用的书籍。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维持那么浓厚的兴趣,一直看下去不厌烦。若只有一本书在看的时候,不想看了,也许我们就会放下看书,而去做别的事情。
有书友总在感慨我有那么多的时间看书,看那么长时间的书不会烦吗?首先我想说,我的时间不算多,看得时间也不算长,尤其这个12月,忙着开会,忙着做APP,平时的工作多的一丝喘息也没有,所以白天根本没有看书的一丝缝隙。正是因为这样的忙碌,让没有书籍滋润的心灵感到干涸,所以在上下班的路上,以及没有女儿打扰的晚上,让我更加的珍视。自从打开了朗读功能,我也会在做家务的时间,听一听温馨的小故事。所以由此一来,忙碌并没有让看书的时间与之前没有太多的不同。
现在的我有一种感觉,我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多了。当我们习惯了去挤时间的时候,每一寸的光阴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我养成了自己的习惯,现在不刷微信我不会想念,而不看书却会想念。这种习惯的养成,一定要做到不能对书籍失去兴趣,我只是找到自己的方法,让自己的空闲时间里,不会想要丢下书籍罢了,
面对时间,我们不妨多一份耐心,给点时间想一想,试一试,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同时提升时间的质量,方才对得起时间。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