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失控》读后感_2200字

(2019-09-03 01:50:17) 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2200字

《失控》对我来说是全新的科普类书籍,可它又超越了科普的范畴,就像译后记里说的是一本思想之书,智慧之书,甚至给我一种哲学之书的感觉,而且这哲学里充满了东方哲学的味道,kk在书中不止一次引用老子道德经的原文,“众愚成智”那一小节中有一段关于“无我”的论述,让我想到了金刚经。
耗时38个小时,695处划线,192个想法,电子阅读的好处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也在创造基于原文本的文本。就像kk说的“分布式文本或者说超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角色——每个读者共同决定文本的含义。”
之所以耗时这么久,除了理解kk的文本的确需要深思,还有我几乎把每个页面上前辈们的想法都点开看了,同样的句子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前辈们联系政治、经济、心理、生物科技以及个人的工作学习,千江有水千江月,却都给我以启发,就像kk说得 “文本是一次与无数参与者的理智交谈”。
从这38个小时积累的阅读中,到底涌现出了什么呢?
1、关于翻译:本书的翻译是“蜂群思维”的“众包”的应用和体现,但却难能可贵的达到了翻译的高境界“信达雅”,没有翻译腔,读起来非常流畅,甚至充满了诗意。我不知道被翻译成“涌现”的原始英文是什么,kk在文末说,也许将“涌现”替换成“发生”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我却觉得“涌现”翻译的特别好,特别能够表达持续奔涌的动态和“事件发生过程中跃进”的感觉,换成发生,也许就少了很多,嗯,意韵?
来看一段翻译(就是让我想到金刚经的那一段):
“世上本无“我”,不过是庸人自设之。
人无“我”,蜂窝无“我”,野兽无“我”,公司无“我”,家国无“我”,任何活物都没有“我”。一个活系统的“我”是一个幽灵,是不知晦朔的朝菌。它就如同亿万个水分子汇成的瞬间的漩涡,指尖轻轻一碰,便即销饵无形。“
“不知晦朔的朝菌”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不知英文原文是什么样的,但翻译的如此诗意,又生动贴切,确实让人佩服。整本书里这样的翻译比比皆是,你可以自己去发现。
2、关于kk :书是kk二十多年前写得,刚开始拜读,不免惊为天人,与自己科普书读得少,是井底之蛙也有关系,确实是膜拜的感觉。读到最后,还是很佩服,不再惊为天人,而是觉得可爱。kk所处的时空,他身边的科学家的著作、试验给了他启发和灵感,有产生kk这本“失控”之花的土壤,kk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发现了无中生有的九律,kk关于进化的描述,连篇累牍,不遗余力,不知为什么,让我特别想笑,觉得kk可爱。
Kk 引用传奇考古学家德日进的一段文字可以说明kk对进化的推崇:“进化乃理论乎?体系乎?抑或假说乎?未及其万一也。概凡理论、假说、体系,皆须以进化为基本之原则,方可成其为真。进化乃普照世间之光明,指引万物之航标。是为进化。”
说到引用,kk书中引用的其他科学家的举例、以及书中的文本,都很贴切,而且都非常的形象,还是关于“涌现”的一段引用,1923年摩根在《涌现式的进化》中引用的布朗宁的诗,这段文字的确让人很容易的感知到了音乐自音符中涌现的诗意,更好的理解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涌现。
“而我不知道,除此(音乐)之外,人类还能拥有什么更好的天赋
因为他从三个音符(三和弦)中所构造出的,不是第四个音符,而是星辰。“
3、关于联想:在读失控的过程,由于理解文本需要太多脑力,为了换脑子,我读了村上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阿瑟黑利的职场小说《烈药》、《最后诊断》,阿耐的《大江东去》,还有几本有关金融和创意企业的书,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我常常联想到《失控》,用失控中的观点,反而能够更深一层的理解,比如村上说“自己可以写小说”仿佛是接到了神的谕示,其实更像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自然涌现,村上自幼年就是一个书痴,成为一个作家也许是他博览群书的一个质变涌现。而《烈药》《最后诊断》中,制药企业、医院医生、病人、药监局之间的” 牵制、互惠、推动和利用”,也让人联想到kk的 共生系统的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互相影响的物种间交互的进化演变。实际上共同进化更像一曲探戈”。
而《大江东去》里描写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图景,就是一种分布式的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的系统写照,而且也确实实现了收益递增,经济腾飞。
所以kk的书确实提供了某种哲学,似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kk研究的是活系统,而我们的智力、思维、企业、组织、国家、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地球,宇宙也都是一个活系统,如果要实现无中生有的进化都需要九律。
看《失控》常让我想起一本无字绘本《zoom》,视角从蜂群、蚁群到机械与生命的融合以及共同进化,一点点扩大,直到最终的进化规律。
4、关于人工智能:有一个脑洞大开的观念,kk认为所有结构复杂的东西都是机器,而所有能够自维持的机器都可以看作是有生命的,从这个观念引申出来,人是生物化有心智的机器,而机器是机械化的人,猿如果是我们自然进化的祖先,那我们人有可能就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上跨越人类和机器之间的间断,进化出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我既渴望又有些害怕,因为一旦人工智能涌现出来,他们必将不受控制。
Kk二十多年前过于网络群氓、碎片以及电子阅读的预言都已经成真,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热点,kk关于人工智能“突然开口反驳”我们的预测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Kk的失控读完了,但是我的想法,评论都留在了微信读书里,不管它是否浅薄,却变成了文本的一部分,与千百个共同阅读的人一起丰富和延展着kk的原始文本,而我关于失控的思考也还有很多,碍于时间和篇幅,还有有一些我现在也想不起来了,[呲牙]但我想《失控》给我的启发,我的思考还会继续。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