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皮囊》读后感_1500字

(2019-09-13 18:29:04) 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1500字

我读完了这本书。

作者在书里用心述说的一段又一段的经历,一个一个与自己有着相同血液的亲人,一个一个与自己同龄的朋友。

阿太有着象石头一样坚硬的性情。阿太女儿去世了,她没流泪。而是又跳又骂,甚至手刃了一只鸡。阿太说人的身体不是用来伺候的,她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吗?不一定。

母亲一遍一遍地坚持着修建房子,建房子在母亲的心中重要到近乎偏执,宁愿吃捡来的难菜也要修建房子。母亲在想什么?母亲想的是让不能动弹的父亲舒心,一种朴实的宗教般的爱情。

父亲成了残疾。他想象着,希望着能重新站立,重新走路,重新做一家之主,重新找回做为父亲的责任与尊严。在无数次的跌倒之后,父亲始终不愿相信再也回不到健康的日子里了。最后,他在希望与绝望间妥协了,他觉得命运已经在招唤他走向死。他不想再拖累家人了。朴素的情感,却显得多么的崇高。作为子女,能照顾父亲,是幸福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父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我虔诚地相信这种照顾是上天的眷顾。

父亲去世后,母亲祈求神明搭线,让父亲的灵魂回来与母亲相见。母亲问父亲在阴间过得是否舒坦,需要什么物品去帮他生活,因为母亲觉得父亲是个残疾,容易被人欺负。母亲的心里装着父亲的点点滳滴,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父亲。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神明请回父亲的灵魂是荒谬的。虽然我们无法证明这是真实的事情,但我们也无法否认这是虚假的。我选择相信,有次在梦里见到父亲,父亲望着我,没有说话。我醒后记起后一天是父亲的忌日,我觉得是父亲的灵魂回来通知我去看他。

作者的朋友,两个阿小都渴望走出小镇,以便让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去亲吻大城市,去见大市面。一个阿小走出去了,他走在繁华似锦的街头,他走在高楼林立的空间里,他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潮里。当他回过头盲然四顾才发现,谁也不认识他,他也谁都不认识。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原来梦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梦想可以有无数,但现实的世界只有一个。阿小的身体在城里,他的心却不知道要去向哪里?我觉得走出去的阿小多么象现实生活的自己!没有走出去的阿小是幸福的,他生活在那片生养他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亲人,有朋友,有邻里,有一条狗,有安宁、平静、踏实的生活。阿小的身体和心灵都找到了安放的地方。阿小过着小河流水般的日子,守着平平淡淡的幸福。

文展和走出去的阿小一样。文展追求着一种极致的梦想,当他的梦想与现实发生碰撞时,梦想破碎了。文展没有捡起破碎了的梦想去思考,而是又奋不顾身地投向另一个极致,他傲慢着,逃避着,最终淹没在一个一个破碎梦想形成的沼泽里。

张美丽是小镇上的美丽动人的女孩,她的外表跟内心一样冲动。她在小镇上是离经叛道的典型,最少小镇上的遗老们是这样认为的。张美丽成功的表面下隐藏着小镇对她的反感甚至厌恶,她的数次捐助都不被接受,这种反感与厌恶是在小镇人的骨子里的,永远也改变不了。张美丽始终被拒绝在小镇世俗的厚重的大门外。最终,张美丽用身体撞向坚硬的世俗的墙,以此来否认小镇对自己恶毒的指控!她的身体陨灭了,裸露出来的心灵是美丽的,尽管这代价过于昂贵。作者憎恨世俗的目光,言语,渴望这世俗的恶毒在那把烧掉酒楼的大火中一同灰飞烟灭。不幸的是,这把大火也烧掉了作者的梦中情人,也可以说是初恋吧!

在读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与作者很多的共通的经历,甚至是感受。我跟着阿达一起想,一起欢喜,一起悲伤,一起迷惘,一起笑,一起泪流。因为我也在寻找自己,我在哪里?我想要怎样生活?也许作者找到了,我还要继续寻找!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