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_700字
(2019-09-05 06:50:03) 读后感 -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700字
#每周一本书#
对于便利店,我的最初感受就是:方便,快捷,急需,24小时,相比于大商场玲琅满目的商品我对于便利店更加的好感,节约浏览的时间,快速找到需要的商品。
看完7—Eleven的发展史,我又更新一层认知,善于抓住机会,认准的就要做,清楚自己的定位。
铃木敏文他作为一个零售行业的门外汉,一直贯彻站在用户的角度做决策,哪怕会打破常规也会坚持,这种清醒的定位让人佩服,他是一位站在船上拿着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的领导。
从刚开始接触美国的“7—Eleven”便利店,他找抓住了机会,不顾周围的异议去发展了日本第一家便利店,他本身是非零售行业的专业人事,不被所谓的行业经验去影响,清楚自己要带给用户是“便利”,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开起了便利店的移动ATM,在操作上把用户当傻瓜,给他最直接肩简便的操作是最好的,但是对于用五官感受让用户去埋单的就需要给她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用户也不知道,所以需要你去想,要一秒让用户意识到“这就是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关于“特色饭团”价格高出常规的一倍,但是销量却是第二次推出的低价产品,其实就是心理战,不管外面经济怎么样,永远吸引他的是心理的新颖和稀有,对于市场分析下的人口趋于老年化,产生的很多“购物弱势群体”的不便,以及小家庭的食材上的精、小的需求,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下去推行的“免费送货”。然后接手改革美国南方公司,对于日本的7-Eleven的不同,他们是对于一个可实行的疯狂的扩张,对于“主营业务”的脆弱性,也就没有定位,没有了解这份事业的最核心点是“用户的便利”关键点常常变化,但是这一点不变。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