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红楼梦》读后感_1300字

(2019-09-29 07:27:38) 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

记得约莫四年前,那时高中,懵懵懂懂,却心存大志,势必要将这本红楼看完,只看了几百页,弃。
而今,突然兴起,拜读,竟然也慢慢地、一点一点的看完了。第一次读完《红楼梦》,花了48个小时,欣喜至极。这是对即将结束的暑期生活,画上了半圆,已完成一个计划了。哈哈。我喜欢看长篇故事,不仅仅是为了这其中的故事,也是为了这读故事过程中的—焦躁、忍耐、安静,到最后欣喜若狂。知道自己心燥,想要让自己安静下来,投入进去,去真正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起承转合。
看完整本书之后,脑子里混混沌沌的,仔细想想出点什么,可大脑中总似有各种不同的豆子竞相往外跳,争闹着,谁也不让谁。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相互参杂,竟不能细细的捋来何是酸,何是甜,何是辣。只得往粗略处说来。
看过有些人说,不喜高鹗续写的结局。那时只听人说,未解其中一二。如今看来,我也不喜,原因有三:
一是宝、钗大喜,宝玉知道黛玉去世之后,闹是闹了一阵,却不及我料想的那样。想当年,紫娟唬他说,林妹妹要被他家的亲戚接走了。当时宝玉闹的可是一阵撕心裂肺,气的把玉都摔了。宝钗待嫁,很多天不见,宝玉虽也念想,可看见黛玉病中出来,立即把这件事丢到爪哇国去了。可如今,面对黛玉的离世,面对与宝钗的亲事,却只痴想了一番……想通了似的,和宝钗好好的过起了日子来。(成为一个俗人),这个念头一出,想想不对劲,又把它压下去。不是开头说的,宝玉自是不俗的吗?
后来,宝玉感伤黛玉,竟说出,林妹妹,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的话来,让我头都炸了。宝玉啊宝玉,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虽说用通灵宝玉丢失这一事来解释,到也似合情合理。可是,一个人的灵气不在自己身上,竟而在一块玉上,那也是奇怪。
二是贾母在贾府衰败后,曾说黛玉是最小性儿且多心,所以寿命不长。我惊叹道,虽说最爱是这外孙女,可到底还是隔了心的。贾母活了八十三年,事事洞悉,难道不知黛玉的苦楚吗?我有点不信。
难怪有劝解说,不要随便给别人下定义。这样随口一句便定了一生,且不说对不对、准不准,就怪让人心冷的了。
仔细想来,作者是有多不喜黛玉。[皱眉]
三是这大结局,其中意味是贾府在抄家之后,贾兰有官运,宝钗怀了孕,而且据说是贵子,贾府的运数被带起来了。我虽想不出什么错处,却总觉得有种感觉流失了,怪让我遗憾的,总觉得这运道结局不该是这样。
结局的结局,每个人都有了安放。我却突然想起秦钟临死前,对宝玉说的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宝玉没听进去,我这个俗人倒是听进去了。
从74章 惑奸馋抄检大观园起,事情随转即下,一桩桩、一件件,已有了衰败的苗头了。可叹!可叹!
对于《红楼梦》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警戒书,戒事鉴言。我期待着,下次重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感。
想来想去,居然明白了这么多。宝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而我却已经长大了,有着一丝丝、一缕缕的忧伤。可是长大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吗?
只是啊,花开无重日,人无再少年。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