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7 17:05:06) 读后感 -
《1984》读后感1300字
极其震撼人心的作品,内心泛起的波澜不可谓不强烈,在历史书上提到的著作今日是拜读了。
1984年,也或许是1985年,这是一个无法确定年份的世界,战后的世界,世界被划分为三块,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没有一个国家或者联合一个国家有吞并其他两个的实力。故事是从大洋国真理部的温斯顿为观察角度叙述的,大洋国的最高领袖是老大哥。巨幅画像随处可见,“老大哥在看着你”,人人受到严密监视,有快感的性爱是犯罪的,因为它不受控制,每一个角落都有电幕和麦克风,一个不自然的动作或者一丝紧张都可能是思想犯罪的信号。战争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无知就是力量,这是党最有力的宣传标语。战争在持续着,但是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战争可以消耗产品使之不用于分配,而物质的丰富会削弱统治者的权威,为了冻结这种等级性,于是让历史停滞不前。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撒谎,仁爱部负责折磨,富足部负责匮乏。这些矛盾并非偶然,也不是普通的虚伪,它们是故意实施的双重思想。因为只有调和矛盾才能永远掌握权力。这是打破古老的循环的唯一办法。要使人类平等永远不至于实现——所谓的上等人要想永远保住自己的地位——普遍的思想状况就必须是有控制的疯狂。过去可以被任意修改,而谁也无法证明历史被篡改过。人们的思想是双重的,2+2可以=5,重力法则也可以完全不存在,只要我说我漂浮,所有人都以为我漂浮,那么我就是漂浮起来了,一切现实都只存在于人的脑中,过去也是。
阅读本书让人感到十分压抑苦闷,尤其是当你以为会看到温暖的画面或有更多的光亮出现时,转折的却是更加让人喘不过气的情节,直到最后绝望。例如为了实现思想的控制,让人们的思想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党创造了新话,删减不必要的词语,所有具有相反意义的词只保留一个就够了,因为坏可以用不好表达,很好极好表达的程度更强,卓越优秀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新话试图使一切语言,尤其是内容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语言,尽可能地无意识化。到时候即使有反动的思想也没有相应的话可以表达,所有都是正统的,当旧话最终被替代的时候,与过去的最后一环联系也切断了。作者对于政治压迫的洞察力,对于人性的理解都让人佩服……这其中最骇人的莫过于画像后面传来那声音时,原来一切都在被监视着,写日记、最恐惧的事,就连与朱丽亚做爱也是在监视下的。七年之久,原来他们早就知道温斯顿对真理的怀疑,他们设置这一个局引诱让温斯顿展现全部,然后定罪、折磨、改造,当承认2+2=5、背叛朱丽亚、最后爱老大哥时用一颗子弹从脑后夺走他的性命。
整部书的色调都是黑色的,乌托邦是没有的,现实是好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做对比的基准,折磨会使你完全的屈从,内心和思想上的屈从,只要有一点“非正统”的思想冒头,人的本能反应是“停止犯罪”……总的来说,本书给人启发是很大的,划了很多线也写了一些感受。但是与现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由于人的理性和其他概括不了的原因,现实世界并未完全像作者做的政治寓言描述的一样,世界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在进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