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读后感_1300字
(2019-09-23 14:57:13) 读后感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读后感1300字
三部曲的第一本,佩服作者看待问题的洞见和深度。谈了对当今人类遇到对科技挑战,政治挑战,宗教问题等大议题。感触最深的还是宗教和政治这两块。
对宗教产生怀疑的是什么时候?看过《第三极》《冈仁波齐》这些纪录片,对藏民们对藏传佛教的虔诚而敬佩,感动。去年国庆经过318国道,亲眼看到延绵不断 ,满山遍野的玛尼石堆时,那种震撼令人动容。一路上我都在想,藏民们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些碎石上雕刻经文,作画,他们过得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幸福可能是一种满足的状态,当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相契合的时候,这个人幸福的几率会比较大。宗教在人民生活,有一定抚慰人心的作用。他不断告诉你,怎么得到救赎。你从纪录片里面他们平和的颜色,你会觉得,他们很幸福。
但是,如此定义幸福似乎过于狭隘。幸福还应该包括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独立思考而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从这个角度看,藏传佛教其实无异于统治者给人民喂食的精神鸦片。喇嘛贵族们一边剥削农奴做法器,一边教人民忍耐。这看似丰满的精神世界,似乎只是内心空虚的外代仪式而已。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宗教还是民族主义,本质上都不过是人类心智虚构出来的故事罢了。人类的力量需要群众基础,群众合作需要打造身份认同,而所有的群众的身份认同,都是以故事为基础的。
把人类分成犹太人 穆斯林 靠的宗教,用各种英勇的故事让我们着迷,用各种过去的灾难让我们哭泣,在用国家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令我们愤怒的是民族主义。
我们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擅长创造并相信某样东西的存在,寻找并证明意义。但是,或许现实的存在,根本不需要什么意义。人类的重大问题,不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如何摆脱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神抵,民族主义,都不过是政治工具而已。
对战争的看法也令人印象深刻。
二战之后,全球化的浪潮让不同群体之间建立连接,全球接受了共同的政治模式,各种信念和实践越来越一致。
比如无论是中国与美国,以色列与巴基斯坦,俄罗斯与乌克兰,当要争取全球舆论支持时,都会同样诉诸人权,国家主权以及国际法。成功的国家都很相似,也有特立独行的例子如伊斯兰国,但它失败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我们享受着世界文明大同带来的成就,当今人类因暴力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远远低于因肥胖而死亡的人数了,但是,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各国为了保证本民族的利益,开始加大贸易壁垒,甚至开始军事军备,民族主义的浪潮试图想要把我们带回战前世界的局面。
但是作者认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存威胁,让人类只有携手起来才能面对共同的敌人:核战争,生态颠覆,科技颠覆。不然,后果可能比1914年和1939年更加惨烈。
作者认为,当今的战争中没有赢家,只会是集体自杀。
过去的经济资产主要是实物资产,一个国家可以直观地通过征服使自己壮大。比如大航海时代的英国。
21世纪,占领已经赚不了大钱了。主要的经济资产是科技和体制知识,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战争略夺的。硅谷并没有硅矿,相反,一旦战争,网络能力可以使飞机交通中断,电网瘫痪。这就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需要很谨慎的原因,但也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