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7》读后感_900字
(2019-09-01 05:46:17) 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7》读后感900字
整整用了一周,大概50个小时左右读完了这系列的书。本书除了在语言上有时比较啰嗦、有点废话外,可以看出来作者研读了非常多的明代正史、传记等各种史籍,在写书时下了很大的功夫,历史功底很强,所以对明朝史可以娓娓道来、各种历史事情信手拈来,很佩服这种敬业负责的精神。读明朝的书籍,总发现里面有好多生僻字,最为是一些名字,感觉好文盲…一直以为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肯定荒淫无度才逼的官反民变,而且基于自己以前对明朝的历史不了解,所以一直以为崇祯皇帝肯定是一个无能的皇帝;看完7以后才知道,崇祯真的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聪明勤奋,斗倒了魏忠贤,并积极启用各大将平乱、抵抗清兵,也想着好好做个好皇帝成就大业的。但是,就像有的人说,明朝气数其实从嘉靖开始就已经有限了,虽然有张居正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明朝的有些制度、底子已经开始腐烂,更遑论嘉靖万历等皇帝压根不理朝政,也是明朝毁灭的罪魁祸首。另外,到了崇祯年代,多地出现了旱灾瘟疫,逼的农民造反,而国库里压根没有钱去赈灾,再加上清兵入关,另外朝廷党争不断、官员整天吵吵嚷嚷没几个干实事的,正如崇祯死前悲呼:诸臣误我。崇祯生不逢时吧,如果可以早几代,也许清朝不会这么快登上舞台,可是历史没有如果。现在见识到了古代言官的厉害,明朝的言官真的是天天像疯狗一样逮着哪个咬哪个,许多文臣大将就死在他们手下,如袁崇焕,就是牺牲于政治斗争和自己的低情商。刚才提到的天灾不断,多地老百姓没饭吃,但由于征乱导致税赋节节攀伸,饿殍遍野、人吃人现象频发,不造反又有何出路;但是由于国库没钱赈灾,只能平乱杀了这些不得已的造反民兵,但是根本治标不治本。看到这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真的再没办法了吗?读这系列书有过笑声,有过眼泪,有过悲愤,有过惊疑…
现在已读完《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1-7》,正在看《风雨张居正》和《揭秘明十三陵》,另外再计划读完《风雪定陵》、《明十三陵》、《明孝陵》等考古书就可以结束明史的研读了,到时就可以去看看明十三陵,也可以去北京看看其它明朝留下的遗迹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