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浮躁》读后感_1500字

(2019-08-08 17:46:07) 读后感

《浮躁》读后感1500字

仅是题目的“浮躁”二字便可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平静的故事,然而恰巧却让浮躁的你在“浮躁”的故事中找到一颗平静的心。
其实,初看到这个书名,并不懂作者为何要以此命名。越往下读似乎便懂得多一些,直到读完,也便仿佛了然于心了。为何我总要说一个似乎,一个仿佛,因为这只是我读完此书的见解,并且不知是否得体(对一本书的理解是没有对错的,只看是否得体,所持观点是否被足够的论证,还有其论证的深广度。)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全书,其实“浮躁”二字并没有出现很多次,仅有的两三次也都是将之赋予州河,而不是人。而我们都知道,“浮躁”是人的一种心绪,那么作者将之用来形容州河,是否并不恰当呢?那当然不是。州河是仙游川大部分人所依靠的生活来源,他们吃着水上饭,州河的浮躁也给人带来某种不稳定。其实在我看来,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浮躁的,包括每一个人,每一件物,每一只动物。所以金狗才会在年轻时失去小水,又在稍长的年纪与小水结合;所以雷大空才会去做那些违法犯纪的事情,最后命丧黄泉;所以州河才会发洪水直到结尾还又一次预示将再次来到的洪水;所以小水家的那只黄狗看到心怀不善的人才会狂吠不止。
整部作品中,我佩服的是金狗,或许这或多或少与作者将其刻画成一个正面人物有关吧。我佩服他的胆量,佩服他的智慧,佩服他的有所作为。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两岔镇的一碗浑水才慢慢清亮起来,即便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更触动人心的当然还是他对小水始终如一的爱护,即使中间那么多意外,他也认识了似乎比小水更优秀的石华,到最后他发现,他的心始终被小水占据着。所以在福运死后,他提出了与她结婚的想法。
最心疼的是小水,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姑娘啊,可是她的一生却那么坎坷。结婚当天丈夫便害急病,而后身亡,刚为人妇便又成了寡妇;与金狗心意相通,却又被田英英的插给破坏了;与长相丑陋但性格憨实的福运结婚后,好容易过上较平稳的日子,有了孩子,却不想孩子还未出生福运便死于非命。遇到遇到这种种事情,这个女子却只感叹是自己命不好,命太硬。但终是让读者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她最终还是走向了最初的归宿——与金狗在一起。
小水和金狗在作品中都属于拥有美好形象的人物,我曾多次在脑海中构思他们的形象,想为他们找下一个原型,分享给别人,当然是徒劳。因为我总觉得,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使作者有意按照某个原型来刻画,也总会发生某种偏差,更不必说在读者不同的情况下,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那就自己独享吧。
我觉得文中还有一个点特别有意思,就是韩文举、小水他们总是去向和尚问事,问吉凶。这里面其实不自然地透露出某种迷信色彩,但似乎又有着某种别样含义,直接与作品名字相关。他们为何要去向和尚问事呢?多是心里有着不能畅通之事,所以他们“浮躁”,而当他们从和尚(当然也包括结尾出现的阴阳师)那里得到某种令他们满意的结果时,他们便放开心去了,他们浮躁的心便暂时平复下去,但不可否认的是,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心便会又开始浮躁起来,甚至可能比上次更烈,所以他们才会一次又一次找和尚问事。其实说来说去,不过是一种心理慰藉罢了。当然每次他们都能得到如愿的结果,就像金狗被抓紧监狱过后,小水去找和尚拆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后金狗很快便真的出来了一样。事在人为,真的是和尚料事如神,还是凭借人的智慧?
“浮躁”是人常有的表现,所以作者将其作为作品名字,又将其整个贯穿于作品中,表面写的是浮躁的州河,实际上写的是浮躁的人。
(写了大半天,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或许文不对题,或许全是无关紧要的废话。但至少也是此时心之所想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