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_1200字
(2019-10-07 09:48:32) 读后感 -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1200字
毛主席是一位伟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的伟大体现在对时代的担当,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他是一位伟人,是他领导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是他让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在历经沧桑后再次活跃在世界上,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挺起腰杆做人。他是一位伟人,是伟大的战略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进攻和发展战略紧跟中国国情和实际。他是一位伟人,是伟大的理论家。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1928年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当时,我党正在起步阶段,基础力量薄弱,需要一块发展之地,栖息之地。毛主席准确把握发展形势,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论述。1930年,写《反对本本主义》,针对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的错误指导,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34年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能够在长征结束后迅速理清发展路径,将政治站位摆在第一,让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争取到了最大的联合。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1938年-1941年,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提出了在当下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去看待所有问题,认为我们的敌人不是在短期内就会失败,对当期战争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提出了敌人的失败是最终的结果,但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最后的胜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新民主主义是过度的必然阶段。1942年,当我党在革命根据地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对党内出现的不良风气进行及时纠正,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1945年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的改造,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对各项体制机制的修补。与苏联决裂,与美国建交,与第三世界广泛结交,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同时,这位伟人可以说一直在孤独地、苦苦支撑着这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争权夺利、派系之争,无数人的背叛,可以说他是一人承受。无论1949年以来,路线上的所有左倾右摆右多么吓人或有风险,毛主席的存在一直是个不变的因素,是权威的最终源泉,是任何动荡的一个底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