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800字

(2019-08-16 00:37:51) 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800字

6《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春节前读的书,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写读书笔记,也是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书,用时9小时。


从爷爷去养老院,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说过:这里像监狱。说实话,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这本书让我们思考: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托马斯相信,好的生活是享有最多独立性的生活…他们都相信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都学会从简单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

说实话我也害怕这样的生活:“他不希望他的生活局限于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和半个房间——中间会用帘子把他和别人隔开。”谁又愿意这样生活呢?

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

1983年,威尔逊和他的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丈夫设计的帕克之地(Park Place)——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新型“辅助生活中心”在波特兰开张了。这个设想来自她母亲的想法:一所小小的房子,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和卫生间;里面要有她喜欢的东西,包括她的猫、她尚未完成的项目、她的维克斯达姆膏[插图]、一个咖啡壶和香烟。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研究对象越年轻,就越不珍惜与情感上亲近的人共度时光,而更喜欢与提供潜在信息或新朋友来源的人交往。然而,在患病的研究对象中,年龄差异则消失了。一个患艾滋病的年轻人的喜好和一个老年人的喜好是一致的。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托马斯在疗养院养宠物让老人们感受到愉悦。——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为了攻克这三大瘟疫,疗养院需要一些生命。托马斯认为他能说清楚。“我相信死亡率的差异可以追踪到人对于活着的理由的根本需求。

2000年前后,托马斯在密西西比州图珀洛修建了第一家绿房子,设计追求的理念是:有价值的生活是可以创造的,这里的重点是提供饭菜、家政服务和把别人当朋友看待。在这里,老人路可以他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仅仅这一点对他来说就堪称惊喜。作者说:我突然觉得,记忆当中,我第一次不害怕到达生命的这个阶段。盼望中国也很快能有这样的老人院。

让人信任的医生:他具有那种中西部人的特点,习惯在别人说完话后等一拍,确定别人真的说完了以后,自己才开始说话。

这本书让我知道,有时候放弃是正确的,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29岁的脑瘤患者,二期化疗期间,肿瘤继续长大。病人最终选择不做进一步化疗,但是,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他们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讨论。医生告诉这位父亲,他需要理解:跟儿子相处的时间是有限的,年轻人需要父亲帮助他度过这段时间。

年轻人去世后,他父亲向医生表示感谢。他说,那最后的一个月,家人只是一心一意地待在一起,结果这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最有意义的时光。

对我们怎么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尊重个人的愿望,而不是让他在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

交谈的重要性。同医生就临终偏好进行实质交谈的病人在死的时候更平静,对自己的状况有更好地控制,也免除了家人的痛苦。

学会和病人做沟通:1-如果瘫痪的话,他有哪些惧怕?他说他害怕成为我母亲的负担,害怕不能再照顾自己。

2-如果情况恶化,他有什么目标?

3-为了阻止将会发生的情况,他愿意做哪些取舍?他说,他最关心的是有人做伴和有人说话。他不能接受身体完全瘫痪、全靠别人照顾的生活。他不仅希望与人做伴,他也需要继续掌控自己的世界和生活。

他左右为难:是将就现有的一切尽量把生活过到最好,还是为了一个前景渺茫的机会牺牲现有的生活。

每一天,他都会发现一些值得为之而活的时刻。

当病情允许他考虑身体基本要求以外的东西时,他就会如饥似渴地抓紧机会享受一些小小的乐趣。

我问他:“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怎样不延长死亡的过程。

在他最后一段醒来期间,他要求见孙子孙女们。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