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囊》读后感_2900字
(2019-10-09 07:21:22) 读后感 -
《皮囊》读后感2900字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套用一本没有看过的畅销书的书名,为这本书的笔记做个题记。
此时,本该睡了, 但是,像以往一样, 夜和酒精作祟,让我忽略自己的情绪。
这本书放在书架大概半年之久, 不想打开看,是因为感觉标题太做作(我看标题都知道作者想写什么,我相信你也是),尤其是当知道作者是一位八零作家的时候,更不愿意打开。 因为自己向来讨厌没有太多生活经历的人用一副事事都已看透的模样,做长篇大论感悟人生。 然而,我要感谢推荐这本书的人,因为伊推荐的我一定会去看,只是没想到这本书像一把重锤一样敲打我完全封闭起来的记忆的壳。
一:给这本书定个调调吧:
1:看似沉重, 然而却是真的沉重。
2: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为堆砌感情而堆砌的文字,黑狗达没多说一句,没少说一句。 整本书10万子,句句扎心。
二:关于书和序
我看书向来不喜欢看序,免得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左右我对书的认识,所以一般上来我都直接跳过别人做的序,直接进入正文, 这本书一样,几个名人做的序我随便看了两眼,然而这两眼中的两句却仅仅的抓住我,让我从开篇到结束,丝毫无法得以放松:
1. 很少的作家写到父亲,然而,蔡崇达认认真真的把儿子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一层层的揭开。
2. 这本书不适合闲暇的零碎时间去看,需要你静静的坐下来,用一两个小时去读去看, 认真的去感受。
对于第一条,我没有任何意见,第二条, 我无视了,我经常会用零碎时间看书(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好),然而,当我在公车上看了十多分钟的时候, 你知道我的感觉吗?我想一个灵魂被抽取了, 却只剩下躯壳在看文字。 你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可怕。所以, 此书的剩下部分, 我每次都会留一个小时, 安静的坐在书桌前认真的看。
三:我真的流泪了。 以往也有不少书,有文字能震撼到我, 让我鼻子酸酸的。 但是,唯独这本书, 让我意识到自己要控制的时候, 我只能去拿纸巾,擦掉满脸的泪水。
四:真正的读后感。
对于关于父子感情的,我看过的书少之又少,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而对于我,十多年前,就把这份感情封闭了(父亲在我上大学的第二天就突然遭遇车祸离世),因为父亲的离世,对于这个原本小康之家的影响极大(肇事司机逃逸),我不得不从原来一个小康之家,什么事也不用想不用考虑的殷实的家庭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家之主。甚至于恨自己的父亲,恨他让我在本该无知无觉的年纪突然间要变成一家之主的角色:我得担起让从车祸中留下生命的母亲的康复, 我得担起爷爷老年丧子的哀痛,得担起妹妹初中考高中的愿望和实际的落差(妹妹的成绩并不足以上我上的重点高中),得担起自己高昂学费的着落, 更难的是,得担起爷爷和母亲之间关系的调和(处于困难的家庭并不想别人想的,一定会放下所有矛盾,一起努力向前),得担起妹妹(执着于重点高中的梦想赫尔现实的差距),我不知道那三年是怎么过的,我当自己没有过父亲,我不去想父亲用瘦弱的身板硬撑着盖起的两层带小院的楼房, 我不去想房子盖好后, 和父亲一起用砂纸打磨铁围栏以便供人给栏杆刷漆的场景,我甚至不愿在过年的时候, 煮好了饺子后, 盛一碗饺子献到供奉父亲的照片前。 就这样过了三年, 本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毕业了,然后去工作,把这和个破碎凌乱的家庭撑起来,让爷爷不再想那仓促过世的儿子, 不让母亲觉得未来没有希望 然而, 然而,命运这个王八蛋,从来不会让不幸的家庭有一刻喘息的机会。 我大三寒假回家,凌晨四点多,赶回家里时,连一口气还没来得及喘,爷爷告诉我, 母亲不在家,在医院。 母亲在我放假前几天突发脑溢血,送到了医院。 在那个北方寒冷的冬天,寒冷的也, 满身冰霜的赶回家的我,听到的一个消息居然是母亲重病住院。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赶到医院的, 只记得,当时在医院,母亲的窗前,看着没有知觉的她,我满脸的泪水。 没有想问为什么, 也没有想问怎么了, 也没有想怎么办。 只是任由泪水不停的流。当我和表哥轮流守候后,母亲在年三十的时候出院回家。我们没办法说话, 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而此时出院回家,她连五六个字的短句都没办法说,总是说三四个字,就开始哭,满脸泪。 我却得笑着说,没事没事,我们回来了, 很快就会好的,然后,一遍用手去擦脸上的泪水。 那个年怎么过的, 我到现在都没有印象,只记得,当时一个经常酗酒的表姐夫,站在家里的院子里,大声的喊叫着, 让我表姐滚出来跟他回家,我告诉他,表姐不在我家, 当他仍然不依不饶的在院子里破着嗓子喊的时候, 我冲向厨房,拿出厨房的菜刀,恶狠狠的告诉他:表姐不在这里, 不要在这里喊,现在就滚出去, 不滚出去, 我现在就劈了你。因为母亲是心血管病,一旦受到刺激, 血压升高,冲破脑血管,即使立刻送医,也来不及。 他畏惧的看看我, 悻悻的离开了院子。母亲在慢慢好转, 3月份,我却不得不从学校返回妹妹的高中,因为妹妹没有上的了重点高中,仍然在闹(我也后来知道,母亲的脑溢血或多或少跟妹妹想上重点高中,却苦于分数差很多,要花很多钱,母亲因为着急,血压升高),我得做妹妹的工作。记得当时,和妹妹在她学校的校园操场上,说了很多,她依然执着于转学重点高中,她说,她想不开, 想去死。我说出了迄今为止最残酷也一生不能原谅自己的话:你要去死可以, 但是,不要让家里人知道,你还嫌給咱妈的压力不够吗?! 而不幸中的一万万个幸运就是,妹妹没有选择轻生(我后来知道,妹妹想去死是因为她觉得給父亲,母亲太大的压力, 她想上一个好高中,然后考个好大学, 然后减轻家里的压力),而作为没有任何阅历的我, 我却只能那样说。 万幸的是妹妹没有选择轻生, 如果因为我的这句话或者不全是因为这句话, 妹妹轻生, 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活在这人世间。
而对于父亲, 这十多年来,我不愿回忆起任何关于父亲的事。却始终无法逃避的一个画面,那年我8岁,夏天, 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很少很少),我坐在后座,突然, 大暴雨劈头盖脸的砸下来, 父亲掀起来他衬衣的后襟,从我头上盖下去。我能感觉到拍在我头上和背上的豆大的雨点,也能想象的到父亲满脸满眼的雨水。就那样,一路摇晃到我的学校。 那是我一生十几年,父亲送我到学校的唯一的一两次。
这本应该是一片读后感,却被我写成了我的家庭灾难。 可能以为才蔡崇达的文字,蔡崇达对父亲,对那个家庭,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 敲开了我封闭严实的心里的壳,让我敢想,也敢写下这些东西来表示对黑狗达的感谢。
言有尽而意无穷,那曾经的一段经历,是我永生都不愿意再回想起来的,这十多年, 我对家庭的回忆永远停留在父亲忙于家中的事,煮饭,生豆芽,母亲天天在街上卖豆芽,晚上家里有一桌的热菜, 过年有放不完的鞭炮,每年有崭新的一副和大年初一不想踩地新鞋。 但是,这本书把所有的一切都打开了。 也许, 也许我会写几篇给自己的文字, 去怀念自己的父亲,去纪念爷爷, 去忏悔那几年对妹妹的苛刻,仅仅是写给自己, 仅仅是让自己真正的面对这个家庭自己不愿回想不愿去看的一段记忆。
生命是轻的,轻的随时都可能在那一瞬间,被不知名的手抹去,但是,生命却又是重的, 之所以厚重,不仅仅是因为要经历那些未知的事,经历那些改变, 是因为在这生命中, 不得不承受生命中那些亲人的亲情的厚重, 这些,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无可选择,也粗从逃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