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读后感_900字
(2019-08-16 02:37:58) 读后感 -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读后感900字
民主是什么?这是本书里学会的第一个词。通读全书,我以自身浅薄的理解给出一个答案:民主是民主制度与民主思维、原则,运用于民主土壤的现实中,达到制度、思维与现实的“妥协”。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可以说是我关于美国民主政治产生浓厚兴趣的由来,作为入门级读物,林达讲故事的手法是一流的,不会显得枯燥无味。
一直以来,我都极其佩服美国的那帮国父们,他们关在一个屋子里,花了几十天制定出来的美国联邦宪法,竟然能够适用于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并且宪法本身没有修改,仅仅是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进行填充与解释。尽管有着英国权利法案的借鉴与君主立宪制培养的土壤,但是在当时,共和制仍然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不要国王的专制,也不要以枪杆子维持的军政权。另外,在美国通常适用普通法,不同于成文法,其是建立在判例的基础上。即前面案子的裁决,可以成为法律,被后面的案子援引,成为后面案子判决的依据。所以,也叫“判例法”。著名的五角大楼失窃文件案,从而发展成新闻自由与政府安全的博弈,华盛顿邮报牢牢抓住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赢得胜诉。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选择承担风险来保证表达不受禁止。还有一点,天才汉密尔顿也是制宪会议纽约州的代表,但他那年才三十岁,五十五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四十三岁,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六岁。真的是极其少壮了。
什么是“妥协”?这是我在本书中学会的第二个词。韩寒有句话说,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其实,在美国的民主进程中就是不断看利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妥协。这种妥协是寻找平衡,允许平衡下的分歧。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往往是天然地相互冲突的,所以要让大家在国会都有自己的代表,把各自的要求讲出来,公开地争辩、讨论,最后,各方退让、妥协、达成协议——因为整个社会的成功,还是依赖于各个不同利益集团的合作的。尼尔标准,黑人最初五分之三的选举权,参议院按人口分配名额等等都体现了妥协的艺术。在这里,妥协没有丝毫懦弱的意味,反而促使伟大的诞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