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读后感_1100字
(2019-09-16 11:36:04) 读后感 -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读后感1100字
没有绝对好的时代 没有绝对好的国家 没有绝对好的政体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
身边总能听见这样的声音 和中国相比 美国非常民主 言论自由 福利也好 不像中国... 但其实了解了美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制度存在的必然和偶然性的时候 才明白不同的历史文化乃至开国者的性格都孕育了不同的国家和政体 没有一个制度是绝对好的 美国人在享受了自由的同时 却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一个政体的利弊问题
在美国 有因为持枪误杀的人的鞋子组成的纪念馆 其实这也是一种警醒和讽刺 即便如此 即便有悲剧发生 美国人依旧不愿放弃他们的自由和权利 美国的权利法案和宪法是对抗政府的 这是很难得的 一群开国的人们 本可以掌权然后收拾反抗他们的人 可他们的一切法案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 这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系 他们在受到英国的压迫后 清楚的明白 政府的权利足以扼杀人民 所以他们把权利交到了人民的手中并且赋予人民持枪的权利 因为他们的开国者相信 手无寸铁的百姓是无法对抗政府的 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胸怀 奠定了美国个人自由永远是最高位以及民主的基调 而在中国 我们永远也不会发生 这种情况 我们相比 真的很安全 可是评判它的好坏 真是主观看法了
权利法案和宪法是美国人必须坚持的 一直到今天 当我看到辛普森案件的时候 拍大腿觉得太不公平 在中国 一定不可能判辛普森无罪 可美国的原则就是和中国相反的 宁可放过一个 决不错杀一千的原则 因为我们的历史 文化 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理解 可在美国 公正的审判和程序的合法 也就是是否遵循宪法和权利法案 是他们永远不得破坏的根基 只有这样 人民的自由才能保证 中国是“礼治社会” 美国是“法治社会” 可以看到 有时候法真的很无情 而它在美国人心中 却是最公正的审判
我是在看完乡土中国后看的这本书 觉得很搭配 两个国家政治的对比 不能说孰好孰坏 这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情 然而 挖掘和分析它背后的原因 是我们通过读书慢慢培养的 也是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通透 而不是看到别人的好就批判自己的不好 反之亦然
读完这本书 还有一个比较小众可能幼稚的看法就是 一个国家政体的建立是否与其开国者性格有关系呢?感觉华盛顿是一个野心不是很强的人 所以才把更多的权利赋予了人民 据说他在打仗的时候 目的不是为了夺权 而是保证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生活在这片土地 不再受英国的压迫和剥削 他在战场上 心系他家的土地 有点陶渊明的境界 打完仗回家第一件事居然是种地 如果华盛顿的性格和像拿破仑那样 那么对美国的政体是否会有改变呢?当然了 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性格全然改变一个国家 但是或多或少会不会有些影响呢?感觉这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如果是学政治的 一定要去做一个研究 对比各个国家开国者性格以及其国家的政体 也许真的有点规律存在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