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_800字

(2019-08-19 14:53:23) 读后感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800字

人性的战歌,遗落的天堂 -- 天堂篇
中年但丁带着读者经历了一场从地狱到天堂的奇幻之旅。看似荒诞,但细细想来:地狱即现实--罪与罚;炼狱即修行--灵与肉;天堂即理想--梦与幻。
在洞悉了教会的腐化后,但丁提出了自己的神学体系:一、信仰回归个人,虔诚不再以无知为代价,教会不再有最高决定权;二、政教分离,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国家由君主或政府来管理,教会只负责引导人的精神世界。尽管两百多年后才由路德、加尔文举起旗帜,宗教改革的号角却已由文艺复兴之父但丁吹响。“神曲”也是欧洲走出中世纪的第一步,这一启蒙怎么抬高都不为过。
相对于“地狱篇”与“炼狱篇”的广为人知,“天堂篇”恐怕是最少被世人提及的,但丁在此篇中架构了一个神的国度。有人说这篇最难懂,有人说流于平庸,还有传说最后十三章离奇地失而复得。我读了一遍下来,却是感觉稍稍有些失望。
没读过“神曲”的人不在少数,但不知道但丁对碧翠丝的单相思的恐怕并不多。但丁一生的精神苦恋,在“地狱”与“炼狱”中依旧是魂牵梦萦,然而到了“天堂”,画风却陡然一变。站在梦中情人面前,一生孤傲的但丁却全然像一个望着母亲的幼儿,望着老师的稚童。目光稍有渴盼,就被神仙姐姐打断:“你看得过于热切了。”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上得天国,人间的一切欲念早就已经抛弃了,而凡人的爱(love)只不过是七情六欲中的一种,剩下的就只有对上帝的爱(charity)。但丁随着碧翠丝与众仙灵按森严的等级坐定,再没有了追问与怀疑,齐声高唱:“圣哉!圣哉!圣哉!”。祥和的画面,在我这读多了“笑傲江湖”的人看来,却着实有些敏感。
弥尔顿的撒旦在“失乐园”中说过:“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我并不赞同,但不妨借用一下:“better to love in hell, than worship in heaven。” 相比于但丁笔下的天堂,我倒更羡慕在地狱中相依相恋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加,以及勇于追索知识的尤利西斯。
天堂虽完美,只怕我会更乐于探求那些未知的不完美。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