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花与童》读后感_1300字

(2019-09-21 21:51:49) 读后感

《花与童》读后感1300字

我承认我应该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标题党,常常被书名所吸引,会忍不住好奇想一探究竟。这本书的名字就很美好“花”与“童”,皆为世间稚嫩纯真之物,想必书里的文字亦温暖美好。果不其然,此书未让我失望。这本书是女作家/画家林曦的作品,算是随笔吧。文字清新散淡,画作意趣盎然。全书共分为:“花间集”,“童心说”和问答录”三辑。
如书中写道:所有的安静、美好、圆满,都具足在我们的内心,从心外去寻,从来都是徒劳。” 坦白说,这么简单两句深得我心。故顺带也喜欢此书作者多了三分。说是犬儒主义也罢,说没有鸿鹄之志也好,我始终认为内心深处的平和、宁静大概是古今中外所追求的“殊途同归”。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痛苦都来源于一个原点,那就是相信自己的故事是特别的,自己是“偶然”地在受苦,或是自己是特别幸运的那一个。” 那么,把自我放“小”一点,把心放“大”一点
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或者至少减轻许多无谓的痛苦。少年时代看到引进的纪录片“探索频道”,某昆虫专家对着镜头腼腆地就一个地球上99.99999%
的人都不知道的某一种微小昆虫娓娓道来。说真的,我惊呆了;不会觉得无聊么?研究一个小昆虫研究了几十年...,这怎么能实现名利双收?怎么改善生活,改变世界?!后来明白: 喜欢做什么就去做,这样已经足矣。他是不是痛苦于没有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我不知道,但我能确信的是:了解那脆弱的小生命让他得到快乐。他得到的快乐也许已经让他克服了物欲所带给他的浮躁与焦灼。
芸芸众生,我只是沧海一粟。年纪渐长,我开始焦急于自己对世界的改变如此渺小甚微。但是,也许我能做的恰恰是我擅长的,以自己去影响身边的一切。恰如花与童一样,存在即为存在本身,心情而随之改变,因其而激励自我奋发的是自己。花草依然一季一开败,天真的儿童终长大成人,或汲汲营营或庸庸碌碌或一飞冲天,可是你看见的美好始终还是存在。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当花朵绽放时带给你的那一份喜悦;永远不要忘记孩童们当初带给你的那份感动与温暖。
“很多人会说:我看不懂艺术。艺术不需要懂,艺术是一种感受。” 你看,作者说得多好。其实,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各种展览,于我而言,其实就是感受。无须背上“我看不懂那些画,看着它们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心理负担,也不必担心开口就会遭人耻笑。谁说我看见的每一幅画都必须是用那些华丽词藻来表达对它的激赏。谁说,我伫足停留在这个雕塑前就必须侃侃而谈地谈古论今说背景,专业而内行地谈论线条,造型。没理由,我喜欢!
“二元对立是一种根植在我们思维深处的惯性,即赞美此就要贬低彼,推崇善就要严惩恶,喜欢中医就要管别人喝凉水,二元对立是累积压力的根源。世间所有的方法,养生的、修道的、治病的,都是一个目的,让人天然自由。”。所以,少一点标签化,少一点符号。从我自己开始。
我确实越来越喜欢清浅的文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其实很多的云淡风轻、轻描淡写都是因为已经有了波澜跌宕起伏的真实人生。
这本书还有一个可爱之处的是:作/画家的诸多典雅画作穿插在清浅的文字间。文如其画,画如其文,简单,隽永。
书,其实已经看完很久,但阅读当时所获得的快乐,未忘。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