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活(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_2200字
(2019-10-06 22:16:55) 读后感 -
《复活(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2200字
《复活》,读完它的中文译本,我只想问一句话:“你喜欢这本书吗?”
怎么讲的呢,照道理说我也是个爱憎分明的人,自然不会因为作者的名头而判定褒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了。我不过是个读者,渺小到我的意见只对我自己产生作用,跟作者或其他读者是完全的绝缘体,没有任何瓜葛。比如我可以直言说自己不喜欢海明威,不喜欢石黑一雄,(曾经)非常不喜欢莎士比亚,也不喜欢王小波,只喜欢截至《1Q84》的村上春树。最近更加超级爱上了马尔克斯,如果说夏目漱石让我认识了自己,黑塞让我解脱了自己,那马尔克斯就是让我在自己身上画出了无数种色彩、无数种可能......
然而,面对,托尔斯泰,托老先生,托大侠,托鼻祖,文学大师之大文豪,托翁也,我囧了,我喜欢还是不喜欢呢!(是惊叹号,不是问号)我想了很久也没个正经答案,所以不如先来罗列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吧,如下:
首先,第一件让我很不爽的事是,我们今天自以为了不起的文字游戏,原来都是托老先生玩剩下的 :
比如,“三角恋爱”,啥意思你我都懂,来瞧瞧托先生的:“您说说,三个天体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克雷利佐夫又低声地说道,吃力地苦笑了一下,“是个难题吧?”
涅赫柳多夫听不懂他的话,玛丽娅·帕夫洛夫娜向他解释说,这是一道确定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关系的著名数学问题,克雷利佐夫开玩笑地把它比喻为涅赫柳多夫、卡秋莎、西蒙松之间的三角关系”—— 唉,我们的“三角恋爱”在托老的“三体关系”面前实在是太少识了;
再比如,你一定听说过有关“分子、分母论”,就是那个类似于说天朝人口基数大时常用的比喻,换成托翁的感觉是:“这个人的智商,就像分数中的分子一样,是很大的,可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就像分母一样,却是无穷大的,远远超过他的智商。”—— 1/∞ = 0 ,好吧,托翁,这样损人不伤神的手法,我敬您一杯!
我要是说托先生通篇都是如此这般可能有点夸张,可我总觉得今天8102年的我们是在蹩脚地复制粘贴(还不那么到位)188x年的托先生:老实交代,开会的时候你都在干啥,是不是在画绕绳呀?你看你看,这镜头,早就被托先生演过了的:“贝沉着脸在听沃尔夫发言,同时在面前的纸上描着花环”......“等到沃尔夫发言完毕,贝撂下没有画完的花环,露出闷闷不乐的神情,因为他认为,像这种尽人皆知的道理还要他来老生常谈。他柔声柔气地、简明扼要而又令人信服地说明上诉缺乏根据。说完,他又低下白头发的脑袋,继续把花环画完”。—— 好吧,我想你会说我这些都是在闹着玩的东西,摆不上台面的,那么,你知道你为什么要结婚吗?或者说今天畅行的那些人生导师是怎么跟你说为什么要去相亲的吗?托祖宗如是道:“应当结婚的理由概括起来是:第一,结婚除了给予他家庭的温暖快乐之外,还可排除不正常的性生活,使他可能过上合乎道德的生活;第二,也是主要的理由,涅赫柳多夫希望家庭和子女能为他目前这种毫无内容的生活增添意义。这就是应当结婚的全部理由。” 然后托老人家把你不想结婚的理由也一并解决了:“而不该结婚的理由概括起来是:第一,害怕丧失自由,这是所有中年单身汉所共有的顾虑;第二,对女人这种神秘的生命体抱着一种莫名的恐惧。”......
别人不知道,我读到这些挺无语的,无语的原因是,这位托大侠他把该说的都说了,而且他说的都对。
因为他说:“一些人有什么权利惩罚另一些人?”
并且直白地告诉你,公务员就是:“让他们相信世界上有一种工作,叫做国家公职,担任公职的人可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
你说什么叫做对与错?托大侠他说:富翁夸耀自己的财富,即夸耀自己掠夺,军官夸耀自己的胜利,即夸耀自己杀戮,统治者夸耀自己的威力,即夸耀自己暴虐”,根本就是个圈子(角度)问题。
你还以为法律法官律师是替好人说话的吗?别说托先生没提醒过自己:“人家找他办案,他先是向人家指点各种各样的法律,再读上二十页毫无意义的拉丁语法律条文,然后让打官司的人掷骰子,看看是单数还是双数。如果是双数,那就是原告有理。如果是单数,那就是被告有理。”
读了这些,要我如何多语?况且,托先生的细腻如幻影:“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常见的现象:相爱的人久别重逢时,亲人外貌的变化先是让你吃惊,渐渐地又变成多年以前的模样,所有的外貌变化都消失了,于是在你理性的双眼中又看到了独特的、唯一的精神的人的主要神态“。让电影版里数秒间的镜头很容易重现这样的文字。
犀利与刻薄同时存在的托翁啊,他这样描写当生面对于死 :“他就想起了自己在最后一段时间对待母亲的态度,他感到这种态度是虚伪和令人厌恶的。所以也是可耻而又可恶的。他回想起来,在她病重的最后一段时间,他简直是盼着她早点死掉。他对自己说,他之所以这样是希望母亲早点摆脱痛苦,实际上,他希望自己能早点不再看到她的痛苦”。
复活两个字很短,可是它经历了从生到死,从死到再生的漫长,这期间的孤独与痛苦的漫长,竟然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在重复,不停地重复着......
重复、反复。没错,我写的这些也是一个palindrome : 从前读到后,是我不喜欢这本书的理由;从后读到前,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ps. 从文字角度来看,中文译本根本读不出托尔斯泰的语言天才;托老先生说的基本都对,这是一本超级有实用价值的书,我的意思说,它应该作为那些畅销的“人生导师”,名校博导等人士的备课笔记,只要“托尔斯泰说”,日进斗金是没问题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