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曾国藩(全三册)》读后感_1200字

(2019-10-04 09:18:40) 读后感

《曾国藩(全三册)》读后感1200字

曾读过郦波的《曾国藩家训》,比较好奇小说如何描写这位晚清中兴名臣,不可能像历史书那样一板一眼,肯定有心理描写、对话描述、生活琐事描写,这些就只能靠作者编了。阅读之后,不得不说,小说较好的结合了重要史实与小说的娱乐性,重现了曾国藩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曾国藩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潜心致学,考取进士后步入仕途,因剿灭太平军立下不世之功,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死后得到文官做梦都想得到的谥号“文正”。其“立德、立功、立言”,修身养性,特别是在晚年,已步入理学圣界;其识人之明、知人善任,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也非军事天才,却能让一干文人武将为之所驱;其“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之智以制夷”,大兴洋务,购买先进设备、兴办制造局、送童赴美留学,对这么一个人唯有高山仰止。

阅读时,不禁喜欢一个之前不了解的人物,胡林翼,“湘军之母”、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胡的一生,颇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味道,父亲为探花出身,四品京官,岳父为陶澍,两江总督,自己二十四岁中进士,典型的官二代加少年得志型。早年喜欢浪迹于风月场所,真是鲜衣怒马、恣意人生。后因父逝丁忧,孝满却无缺可补,在家闲赋五年之久,在朋友及学生的主动资助下,捐了个贵州一知府缺。胡林翼本就能文能武,早年在岳父的指导下深通经世之道,至此从一个养尊处优的高官子弟变成忧国忧民名父母官,先在贵州办团练剿匪,肃清贵州土匪。在太平军兴起后,又带领600人奔赴湖南抗击太平军,进入湘军体系,与曾国藩精诚合作,惺惺相惜,多挫太平军。在当时满清政府官场腐败的大环境下,胡林翼心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荣辱,只为国家所虑,运用其超高的情商,将湘军掣肘因素影响降到最低。在他生前,不论是胡广总督官文、内阁大学士肃顺都全力支持湘军,连恃才傲物、脾气火爆的左宗棠也因有胡林翼的居中调和而未与曾国藩未交恶。

曾国藩是家国情怀,从其100多封教育子弟的家书中里不难看出,曾国藩家族荣辱观很重,在安庆和天京的攻打中,也是存有一定私心的,其让九弟曾国荃围城攻城,其他将领打外围。当然,此处并非说曾国藩私德存瑕,在封建社会,家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且曾国荃也是可堪大任之材,并非完全争功。而胡林翼则没有这些牵绊,胡林翼本为家中独子,而其膝下又仅有一女,所以在这些方面更为洒脱。

长年的军马生涯使胡林翼积劳成疾,患咳血之症(推测应是肺结核),死前无意看到长江中洋人的轮船速度之快,数倍于中国船只,顿时吐血昏迷,其醒后告诫曾国藩:太平军终将剿灭,而洋人才是中国的心腹大患,不可等闲视之。没过几天便溘然长逝,此时太平军未灭、洋务未兴,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真正做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中对于太平天国和湘军的战争描写,鲜活残酷让人如临其境,生命犹如砍瓜切菜般就没有了,真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对于田家镇、九洑洲等几场战役都写得非常精彩,让人停不下来,总得来说强烈推荐。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