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读后感_2900字
(2019-08-21 04:52:34) 读后感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读后感2900字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稀缺的能力才值钱。精通事理,洞察人心,善于推断事情发展态势与领导下属表现,永远是最为稀缺和珍贵的能力,才是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关键。.
诺齐克有个理论说,大学生、知识分子在学习的阶段,都是佼佼者,都拥有压倒别人的优越感,成绩好地位就是高,奖学金哗哗的拿。但到了社会后,蛋糕的分配并不是靠“考试”得来的,于是这些学校里的天之骄子看到那些学习远不如自己的,却比自己在社会蛋糕的分配中拿到的多得多。因而他们容易将技术、专业当成真正的学问,而轻视事理学的专家,这缘于对职场知识体系的认知匮乏,一厢情愿将个人认知投射于职场,拒绝接受现实。
有狗就有是非,有利益就有争夺,利益的争夺就是政治。而在这方面,我们从学校接受到的却是相反的信息,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告诉我们做一个诚实的狗,正直的狗,勤劳的狗,与狗为善的狗,善于与狗合作的狗。 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远离政治这个是非圈。 当教育成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失败的日子。 许多狗一听到“职场政治”,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他们更多的倾向于狗性的光明一面,对职场的尔虞我诈缺乏清醒的认识。站在道德的高度上看,这些狗无疑是正确的,只不过,他们忽略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 职场的利益博奕,决定了“职场政治”的无所不在。那些对职场政治有着强烈抵触心理的狗,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其它狗正处在同一条船上,船上的成员,都要定期的举行一些有趣的益智游戏。这些游戏包括: 豁免者选拨(升职): 优胜者竞猜(站队): 找呀找朋友(结党): 倒霉蛋出局(裁员): 代罪小羔羊(诿过): …… 无论你是如何的沾身自好,如何的希望明哲保身,但你都会必然性的裹入这种残酷的游戏之中,只有两种情况下你能够置身事外,一种情况是你升迁了,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圈里继续新一轮的游戏。另一种情况则有点不妙,你被淘汰出局了,因为你不善结党,缺乏盟友,形成了以一对多的劣势,失败是必然的。 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狗,天真善良,以狗为善,但最终,莫名其妙的丢了工作,却搞不清楚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你身在江湖,就无可避免的卷入是非圈中。那些所谓洁身自好的一厢情愿,只能证明你思想的极度不成熟,没有认识到有狗的地方就有是非,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政治这个基本的事实。
在进化的途径上,主管是你的第一障碍。 如果你有能力,他就会强迫你进化为蠢驴,一头拼命苦干却绝无可能得到回报的蠢驴。如果你拒绝进化为蠢驴选择对抗的话,你就会进化为一头野牛。 蠢驴:服从又肯苦干的员工 野牛:有能力但拒绝服从的员工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错误观点,认为蠢驴是主管和老板最喜欢的动物,他们没有明显的攻击性,不会对主管和老板的地位形成威胁,却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因此在职场上大受欢迎。 几乎所有的职场教导手册,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真正的现实是,蠢驴在职场中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到了形同于无的地步,他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被清除出局。这种情况是下面的原因所决定的: 动物职场上秘而不宣的真相是,同样劳动量的工作价值并不等同。 动物职场上的工作分为四种: 第一种:面子活,也可以称之为形象工程。 只需付出极少的劳动和最小的代价,就能够让包括老板主管在内的大家都感到满意的工作,这包括:老板或主管最关心的事情,做在老板或主管眼皮子底下的工作,以及花费不多却能带来轰轰烈烈的效应的工作。这种工作一般都是主管亲历亲为,或者是交给听话的笨猪来做,狐狸凭借自己的狡滑也能沾上一点边,但蠢驴却决计碰不到一点,因为他们太忙了。 第二种:日常工作。 这些活可作可不作,拖下去也没关系,干好了也没用处,但是工作量大,琐碎繁重,没完没了,所以蠢驴们主要是用来做这些工作。这种无意义的工作做得再多,也不会为蠢驴自己带来丝毫益处,这就导致了蠢驴实用价值最低,甚至还比不上什么工作都不作的老鼠和臭鼬——他们至少还可以不做不错,而蠢驴却是做得越多,错误越多。 第三种:垃圾工作。 这种工作处处存在,如对付难缠的客户,把坏消息报告给老板,提出老板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等等。通常情形下大家都回避这些垃圾工作,但如果事情迫到头上来了,一定要有狗做的话,那就只能是蠢驴来做。因为蠢驴没有头脑,分辨不出来垃圾工作,而且蠢驴也养成了工作的习惯,会习惯性的把垃圾工作接下来。最终导致自己也成为了垃圾员工。 第四种:陷阱工作。 这种工作的坏处比垃圾工作还要可怕,无论你有多么大的本事,一旦让这种工作缠上,铁定会死得很难看。这些工作包括:前任留下的烂摊子,专横的老板下达给部门的无法完成的任务。
“老板恒坏”定律:每一个成功的老板都是坏蛋。(无商不奸) 老板是一种“互动活动者”,每天要同无计其数的狗打交道,以员工而言,只有狗数一多,总会良莠不齐,有一些素质不高狗品极差的员工混掺在其中。如果老板真诚对待员工,将每一个员工都视为伙伴的话,就会被坏员工利用老板的善良做出损害公司的事情来,而且这种事情往往很严重,许多小公司正是因为订单被坏员工拉走,客户被坏员工带走,或者是专利技术被坏员工窃走等等事件,从此一撅不振。 因此,成功的老板都是将员工视为“坏员工”来进行管理的,尽管大多数好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但坏员工搞跨公司的可能性毕竟不存在了。
由于企业本身是一个利益集团,不同的动物在其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同,公平或正义更是与企业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只职场动物在系统面前都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并因此而感受到极度的不安全。提高心理安全系数的办法,唯有组织自己的利益同盟,这种同盟是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状态的,但却是千真万确存在着的。 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利益同盟的挤压之下会变形扭曲,使企业最终沦为即得利益团体的谋利工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必须制造新的危机,打破利益同盟对企业发展的阻碍作用。 而真正倡导透明化管理的企业,除了最高管理者透明之外,其余的动物都躲藏在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最高管理者在明,并受到道义的制约而无力与利益共同体相抗衡,最终的结果是失去权力及影响。 所以,最高管理者必须要顾及到实际情况,不能迷陷于自己制造出来的幻觉之中,只有保持晦涩的不透明状态,才会对利益共同体形成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在主观谋利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客观服务于企业。
长期以来,在动物职场流传着这么一种错误认识,似乎只有技术、专业才是真正的学问,而却将那些精通事理学的专家排斥在外。这个错误的形成缘于职场动物对动物知识体系的认知匮乏,只有那些来自于职场的成功者才会告诉你:能够纵横职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者,恰恰正是那些精通事理学的专家。 令狗不解的是,东方动物职场全盘生搬了西方丛林职场的所有文明成就,偏偏却疏漏这了至关紧要的一点。正是出于对事理学的了解不足,才造成了许多动物一味的拿自己的愿望要求于职场而拒绝接受现实。 从事理学的角度上重新认识职场,我们就会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世事洞明皆学问,狗情练达即文章。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