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你在哪里?》读后感_1200字

(2019-09-16 13:25:40) 读后感

《你在哪里?》读后感1200字

昨天晚上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一点了,后来久久不能释怀。夜里经常被外面的雷声吵醒,雨下了一整夜。我不记得在梦里出现的是苏珊还是丽莎。
在我看来苏珊是不想一直陷入父母离世的悲伤之中,所以逃避了那些曾经和父母一起生活过的地方。对她来说,也许父母的离开是终身难以治愈的痛,她选择了离开。选择了一个被大自然摧毁的充满灾难的国度,洪都拉斯。这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但同时她又是爱着菲利普的,菲利普也爱着她。可是当两个相爱的人的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才是最痛苦的。苏珊选择了在没有亲朋好友的陌生国度里孤独寂寞,默默去做自己所坚持的梦想。而菲利普则是希望能过去安稳幸福的生活,于是他和玛丽结婚了。其实菲利普内心深处还是爱着苏珊,可是他更向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爱你,可是我们不能在一起,但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想念着你。第三次会面的时候,苏珊做出了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既然给不了菲利普想要的生活,那就尊重他的选择,所以苏珊离开了。回到了那个需要她守护的洪都拉斯。经过那么多的自然灾害,也许苏珊已经是一个金刚女强人了。直至她的女儿丽莎出世,在经历一次飓风的洗礼后,她害怕了。害怕自己的女儿会被这无人能敌的大自然夺取年轻的生命,害怕自己的女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在学校里上课,害怕自己的女儿因为阑尾炎不能及时在医院做手术而丧失性命。所以索性伪装她自己死在了飓风之中,托人把丽莎带去给菲利普。这个时候无论是她还是丽莎,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伤痛。一边是作为母亲失去女儿的疼痛,一边是作为女儿失去母亲的疼痛。但其实我认为,丽莎承受的痛苦更多些。因为她的整个童年里都笼罩在失去母亲的阴霾中。当然,我也很欣赏玛丽的悖论这一说,我感觉就是因为玛丽的悖论,丽莎打开了她的心结,逐渐敞开心扉,开始了她的新生活。玛丽也因为自己的悖论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认知,对丽莎的接纳。这一切,都源自她的儿子汤姆的启发。看到这里,作为一名读者,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时候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隐藏太深,一定要说出来,让双方都明白,没有谁可以透过你的衣服之后还要透过你的肉体去窥探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也是另一种生活态度。其实我也一直怀疑苏珊没有死,没想到文章的结尾,苏珊真的回来了。可是我最想知道胡安去哪了,但是一直没有瞧见胡安的身影。苏珊的归来,作者没有像其他小说一样写得轰轰烈烈,也没有为了自己女儿的抚养权哭得死去活来。她的归来,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还活着,我回来了。无论你在哪里,我都默默关注着你。最后,苏珊依旧没有选择安稳的生活,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丽莎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哭闹着要去和平保卫队了。以前,她想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后来啊,她也有了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都有不同的追求,当你明确自己向往的目标之后,你也会奋不顾身。但是,无论你在哪里,我们还会彼此牵挂。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