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23:45:15) 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800字

《哲学的慰藉》内容梳理

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对哲学的坚定捍卫,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对所谓常识的质疑,他人的敌意和我们内心的怯懦都会阻止我们生发质疑,常识并不一定是对的,多数人同意的观点也不能以人数来断定其正确性,从逻辑关系得出来的结论才是靠谱的

2.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强调感官的快乐,精神并不能治愈身体上的疼痛;快乐的需求清单:友谊(确认自我,获取关爱和尊敬)、自由(辞职,生活简朴而不必忍受讨厌的上司)、思想(清醒分析,不必庸人自扰杞人忧天,不必焦虑);需求分三类,“在消除了匮乏的痛苦之后,清茶淡饭与丰盛筵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诉诸快感,用快感来判断一切善,社会财富的增加不会保证快乐的同步增加。

3.对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成为皇帝滥杀的牺牲品,面对朋友的哭泣,“你们的哲学都去哪了”,坦然赴死;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塞内加挫折词典:愤怒(愤怒来自于喜剧性的客观,却遭遇悲剧性的后果,而且人们一般觉得愤怒会压制理性)、震惊(无法预料,从未预料最坏的情况)、不公正感(对不公正的抱怨源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焦虑(不能确定情况)、受嘲弄感(自以为受有生命、无生命物体的迫害)

4.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性缺陷:接受我们的身体,凡是发生在人身上的就没有不人道的,不用把别人关注的当成至理名言,而对别人闭口不谈的东西也绝口不提;文化的缺陷:缺少跨文化的理解,将世界二分为正常与不正常;智力的缺陷:将知识分成学问与智慧(生活得快活而合乎道德的知识),世人往往追求学问,而不管智慧。

5.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自我仰慕可以变得快乐,因为别人可能不能欣赏我们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表达他们对我们的仰慕;生命意志:追求繁殖的最优最理想状态。

6.困难中的慰藉

尼采:推崇悲苦,追求高山的磨砺;苦与乐紧密相连,多少苦就是多少乐。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